雞蛋是日常生活最方便、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隨著養生、健康觀念風行,消費者對雞蛋品質要求愈來愈高,近幾年賣場陸續販售標有「牧場」招牌的雞蛋,售價比一般雞蛋價格還高。如味全公司「木崗專業牧場」廣告便寫著:「每一顆來自木崗專業牧場的雞蛋,都是由優質特選海蘭品種、在中央電腦控管現代化雞舍中、配以全素天然穀物飼料餵養的健康母雞所生下,絕不添加抗生素,蛋黃圓潤有彈性、蛋香醇濃無腥味。」

不過日前監察院調查47項蛋品發現,有三件生鮮雞蛋標榜來自「牧場」,但實體牧場根本不存在。上述的大廠味全,和「做雞蛋布丁不用雞蛋」的統一公司,通通榜上有名。被譏諷為「虛擬牧場的幽靈蛋」的業者分別辯駁,雞場不是虛擬的,「OO牧場」只是品牌名稱,命名符合法規規範,生產出處也在產品包裝有清楚標示,想要知道牧場在哪裡的消費者,可以拿著手機掃描包裝上的QR Code,追溯蛋品來源。

監察院對衛生署提出糾正後,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回應,局裡曾針對雞蛋包裝標示召開專家會議,但部分專家認為「元氣牧場」或「自然牧場」只是形容詞,而非牧場名稱,若監委認為會誤導消費者,便會要求業者在限期內改成元氣「的」牧場或自然「的」牧場,否則最重可罰二十萬元。

農委會的做法看似尊重監察院並且「依法行政」,但這樣的回應讓人失望。消費者對這起事件的反彈,來自於對「更好蛋品的需求」,市面上已有不少比這兩家大廠更新鮮、健康、好吃的雞蛋,長久以來卻因標示不清而較少被消費者認識,農委會這次若只侷限在字面修改,對消費者的權益,恐怕仍有損害。

近幾年不論歐盟或日本,早就將雞蛋依照飼養方式加入包裝的標示重點。一般來說,雞蛋生產可分為格子籠飼(battery cage )、豐富化籠飼(enriched cage)、平飼(Barn)、放牧(free range)、有機(organic)這四種等級。以日本為例,放牧、有機的雞蛋,才會直接拿來烹調或生食,其他飼養方式的雞蛋,大多用以作為加工品。歐盟近年更直接禁止格子籠飼養、保障雞隻動物福利,就是為了讓消費者吃到品質更好的雞蛋。

集約式的養殖,容易爆發流感集體感染,使養殖業者很難不投藥,但這也將衍生惡果。慕尼黑工業大學研究指出,格子籠雞的疾病控制相對容易,但雞隻容易產生抗藥性,相反的,低密度的人道飼養方式,就算雞隻跟病源接觸,只要控制環境的清潔,雞隻便可以產生免疫系統、不必用藥。美國加州立法規定2015年以後不得販賣籠飼雞蛋,就是為了保護消費者,免於增加暴露於包括沙門桿菌等病原的機會。

就連衛生署也在2011年坦言:「蛋品及水產品的動物用藥違法使用情況,是食品工業要落實產地源頭管理的挑戰之一」。畜牧業濫用抗生素,已篩選出抗藥性的細菌株,甚至培養出超級細菌。而集約牧場經常大量使用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殺蟲劑、戴奧辛等),更會累積在動物體內,進入食物鏈,增加人們致癌、不孕、智能減退或產下畸形兒的風險。

仔細比對這次監察院調查中的「虛擬牧場」所真實存在的「雞場」,多半仍屬傳統集約養殖,以統一企業「元氣牧場」合作的立祥畜牧場為例,18230平方公尺就養了6萬隻雞。這麼龐大的雞隻數量,仍必須運用科技加強管理,儘管經檢驗認證蛋品安全,但和放牧或平飼的雞蛋品質,光是口感就有極大落差。一年多前曾採訪位於中寮的新畜養雞場,業者在6790 平方公尺的雞舍只養1萬隻雞,但雞隻不關籠,除雞舍外還有其他自由跑跳空間,雞舍完全沒有異味,雞蛋品質更是吃過的都說好。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歐盟老早就有清楚的標示體系供消費者分辨與選擇,但礙於企業及傳統業者的壓力,農委會一直未能建立系統、甚至全面推廣相對友善動物的養殖方式。

去年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調查市售蛋品,發現66件蛋品中,約八成五(56件)未標示生產系統;約二成五(17件)未註明來源牧場,僅標示代理商或聲明「產地:台灣」,消費者無從瞭解雞蛋的生產方式或來源。此外,有3成(19件)未列出營養標示。

至於66件市售蛋品包裝中,僅一成五(10件)註明生產系統,但因用語不一,如水濂式密閉恆溫養殖場、使用德製養產設備、採高床式養殖生產、中央電腦控管現代化雞舍,消費者根本無從辨別其意義。

食品標示的精神,為的就是保障消費者的安全及選擇權,期待農委會能把握「虛擬雞場」事件,一併檢討蛋品標示問題,讓消費者得以看見明確用語及標示,否則可以想見,類似事件,將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