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七日,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強行將《服貿協議》送入院會,引發民間團體憤怒抗議「黑箱作業」,十八日白天起陸續有抗議行動,晚間更有以「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與「黑色島國青年」為主的民眾,率領超過五百名公民闖進立法院並佔據議場。警方四度攻堅未果後,公民士氣大增,不但讓原定十九日於內政委員會進行確認議程的行程暫緩,晚間更有超過兩萬名民眾到場聲援,林森南路、鎮江街、青島東路乃至於中山南路滿是人潮。

群眾訴求,張慶忠違法會議無效,立即退回服貿協議、盡速完成兩岸協定監督條例之立法,在此之前,暫停所有兩岸協商與高層互訪。此外,也要求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江宜樺與立法院長王金平承諾不動用警察權處理立法院之學生,以保護學生和警察的安全。(上圖說:以黑色島國青年為主的群眾於十八日晚間率領超過五百名民眾攻佔立法院,要求立法院退回服貿協議。)

不過,以上訴求都未獲回應。晚間約九點左右,還有飆車族昨夜現身在反服貿群眾所在的青島東路鬧事,民眾高喊「警察蒐證」、「快點出來救人」,所幸並未發生真正衝突,而此插曲也更加深民眾坐鎮守夜的決心。

當依法行政都辦不到

中興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陳吉仲是這波反對運動的重要論述者之一,陳吉仲在服貿強推前四處宣講,「但《服貿協議》很複雜,講給許多學者聽都不一定聽得懂。」加上國民黨強推服貿的作戰時間點相當急促,使這場反對運動只能先鎖定黑箱作業。意外引發眾人因此反對服貿,進而佔領議場,陳吉仲頗感意外。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詹順貴分析,這次佔領立法院與去年八一八大埔事件佔領內政部不無關係,從大埔事件、苑裡反風車、乃至於核四、洪仲丘案,執政黨的作為都讓人民對政府失去信任;而《服貿協議》除牽涉自由貿易是否能為台灣帶來利多,也與台灣長久以來對中國的複雜情結有關,「那些問題已經先不談,退到照立法院決議的逐條審查都做不到,那麼不透明,難怪民眾的憤怒臨界!」

服貿就是自由貿易

《服貿協議》是總統馬英九經濟政策中《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下,進入實質開放的第一個環節。而ECFA是涵蓋兩岸間主要經濟活動的框架協議,針對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市場開放、規則、爭端解決、投資、合作等進行協商協定,希望推動兩岸經濟正常化、制度化以及自由化,最大限度實現兩岸經濟優勢互補,提升兩岸競爭力,實現兩岸經濟的互利雙贏。

2009年,在《東盟十加三經濟合作協定》簽訂壓力下,國民黨擔心東南亞國聯盟貨品未來將可免稅進入中國,導致台灣有被邊緣化的經濟危機,強力推動ECFA簽訂。

ECFA獲益產業為石化、電子、紡織等產業,中小型、內需等聚落型產業如毛巾、製鞋等將受到衝擊,國民黨宣示簽訂時,民進黨曾多次杯葛、甚至提議發起公投。不過國民黨依舊強渡關山。民進黨在立法院院會表决時,以「不願背書」為由不參與表决,ECFA順利通過。

2012年,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參選總統時卻對ECFA重新定調。蔡英文表示,「當選總統不會廢除,也不一定會就ECFA新的內容進行公投。但會就有關ECFA的後續市場開放談判,作出謹慎的處理,以確保台灣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保護。」今年二月,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也強調:「民進黨支持藉自由化開放以及法規鬆綁,達到活絡經濟的大方向。」此一論調,已清楚顯示民進黨非但不反對多數自由貿易協定,針對中國貿易也有一定程度的開放。

與中國的服貿危機

陳吉仲簡單解釋服務貿易與商品貿易的差異:商品市場開放後,進口商品會取代國產品,進而影響國內生產、產值及就業。但服務市場開放後,外資在國內若新設企業,會有新增產值與新的就業,若投資國內現有企業,就業機會仍留在國內。換言之,商品市場開放的影響是「取代」,服務市場開放影響則是「替代」。

在推動服貿的過程中,總統馬英九曾麥當勞投資作為說服簽訂的範例,「但因為兩岸語言和文化等因素,服務貿易協議一旦簽署,恐怕會對台灣經濟同時產生『取代』 和『替代』的效果。」

陳吉仲舉例,去年中國來台旅遊人數高達兩百萬人,其中前幾名是阿里山、日月潭和花蓮太魯閣,服貿協議中,欲開放中資(合資獨資)設立旅行社、飯店、運輸及餐飲業和零售(商店購物),若未來這兩百萬陸客來台的所有行程,都是中資投資者的據點,等同享用台灣天然資源,而利益則被中資拿走,根據研究指出,2010年的陸客對總產值貢獻超過1100億元,附加價值(GDP)超過500億元 。換句話說,愈多陸客來台,台灣的損失愈大。

這樣的貿易條件不均等是否可能突破?中研院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徐斯檢表示:「世界資本主義的特色,即是希望金融成長、經濟體可以往前衝,這使得世界的資本絕對都會往中國移動。」然而,不同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中國屬於「威權政體」以及「資本主義引擎」兩者兼具的「黨國資本主義」,徐斯檢說,中國的民營企業在本地根本不易生存,「幾乎全得向國營企業低頭,所以這幾年中國的資本也逐漸外移。」

這個現象所提點的是,《服貿協議》原先假設雙方可自由競爭的自由貿易概念,根本無法在黨國資本主義的體制中落實。

經濟統戰論述的遮蔽

因此,民進黨面對《服貿協議》採取杯葛姿態。民進黨主張在特定承諾表方面劃下紅線,包括印刷業、物流倉儲業、安養機構、美容美髮業、洗衣業、入口網站、廣告服務業,民進黨特別強調重視第二類電信特殊業務中的存轉網路、存取網路與數據交換通信服務等至少八類行業,「擔心恐因資訊外流造成國安疑慮,因此反對開放。」

在張慶忠片面將服《服貿協議》送入院會後,蔡英文在臉書上發佈訊息表示:「哪一個民主國家會將如此攸關人民權益、影響重大的涉外協議,當成行政部門可以片面決定的『行政命令』?不必經過國會審查、批准就可以『自動生效』?不讓人民有置喙的權利?更何況,服貿協議涉及高度敏感的兩岸事務,竟當成行政命令處理,其背後是何心態?或有其他不可告人的政治動機?」

走進抗議人群,不少布條與手舉牌寫著「馬英九賣台」、「自己的國家自己救」,隱隱回應了民進黨「沒說出口的疑慮」:國民黨亟欲通過的服貿包含經濟統戰。但在統獨仍有爭議的台灣社會,此說法阻絕了部分民眾進一步認識《服貿協議》是自由貿易的一種類型,及自由貿易帶來的危害,並忽略了民進黨並非完全反服貿的事實。

自由化的全面讓渡才是賣台 

面對這波佔領行動,經濟部次長卓士昭強調,如果兩岸服貿協議沒過,就沒有貨貿協議,TPP跟RECP就沒希望。「服貿可以為年輕人爭取更多機會,因為中國每家企業一年需要100位台灣的幹部,年輕人可以去大陸發展,有更多工作機會。」他還說,台灣服務業市場小,只有兩千三百萬人,薪水起不來,「如果簽了,台灣青年也不會只領22K的薪水,反而可領32K、52K的薪水。」

中山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邱花妹聞言痛批:「執政八年、浪費八年,才說不簽服貿台灣就會完蛋,這種謊話誰會信!」邱花妹直指,若台灣成為經濟孤兒,「絕不是因為沒有簽服貿,而是政府一直沒有擔負起調節的責任!」

邱花妹表示,美國二次房貸危機之後,先進各國開始檢討一九八〇年代以後的新自由主義發展思維,「這一套是老東西了,認為一切交給市場,利潤就會往下、大家共享,問題是過去台灣簽了那麼多自由貿易,我們看到的反而是貧富差距的不斷拉大!」

根據統計,台灣於二〇〇一年加入WTO後,受薪階級的薪資所得愈來愈低、失業率愈來愈高,此現象在加入ECFA後,持續惡化。國民黨宣傳ECFA時,宣稱能吸引廠商投資、創造就業機會,但ECFA生效之後,台灣的實質投資率在2011年衰退到17.2%,僅次於2009年15.6%的歷史第二低紀錄。

此外,全台低收入戶數及人數,也由2010年第2季的107,626戶262,403人,上升至2011年第1季的110,682戶268,428人;2011年7月1日起實施新制社會救助法後,2013年第一季低收入戶及人數達到142,166戶、345,365人。「大型資本的發展想像已經過氣,台灣需要的是在地經濟的思維!」邱花妹強調。

無獨有偶,黑色島國青年也發佈新聞稿表示,服務貿易協定的本質,和 WTO、FTA、TPP一樣,「這些國與國的經濟協議,都是在去除國家對人民的保護。服貿協議,不管統獨、不管藍綠,這是一個少數大資本吞噬多數小農小工小商的階級問題,更是所有台灣青年未來都將面臨的嚴苛生存問題。」

矛盾中如何落幕?

黑島青的論述,看似是對貿易自由化的反省,但當明確表示若掌權不會廢掉ECFA的蔡英文,和蘇貞昌一起「呼籲王院長,出來主持朝野協商,讓立法院可以依原來大家協議的內容,有實質審查的空間」,議場內卻傳來掌聲。

姑且不論《服貿協議》即是ECFA開放的其中環節,光「逐條審查」,也與「退回服貿」的訴求不符。

在兩天炎熱的氣候中,二十日上午開始下雨,靜坐抗爭邁入第三天,總統府、行政院依舊未有回應。 十九日上午,一度傳出立法院要進行朝野協商,立法院至週五前都不開院會,若無變動,佔領活動預計至週五落幕。週一開議,將由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輪值召委,佔領運動是被收割?或能更激進掌回公民權力與發展想像,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