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4的文章顯示全部
全球核廢難題

三一一事件發生後,東京電力公司原計劃要在三年內由核廢料貯存池中取出核廢料,要取出核廢料,首先必須先拆除圍阻體的外罩。這項工作,需要借用重機具才能完成,但爆炸後的圍阻體相當脆弱,重機具難以施力,去年東電在撤除三號機的廢棄物時,便不慎讓輻射物飛散到附近水田,這起意外,使得一號機廠房的廢棄物拆卸延後至今。 日前日媒報導,東京電力公司近期將著手清除一號機的廠房外罩,除撒下防止輻射物質飛散的藥劑,同時也會將監視輻射物質飛散的數據情況公佈在官網上。拆卸後的廢棄物,需要尋覓地點放置,但這樣的地點,難以找尋。 2012年前往福島縣…

Read more »
日月光宣判之後

去年底引發社會喧騰的日月光半導體公司排放廢水案,在歷經九個多月的審理後,高雄地方法院昨天宣判,判處日月光公司罰金300萬元。被告廠務處長蘇炳碩等4人則分別依同法判刑1年4月至1年10月不等,則獲緩刑。另一位被告何登陽因不負責K7廠業務,獲判無罪。這項判決結果,果如 去年十二月底寫的文章 所預測並不讓人意外。目前,檢方表示將持續上訴,但刻意為之的污染縱容,不能被囿限在司法戰場裡,若不回溯證據力為何薄弱、建立防堵機制,日月光的犯案模式,將依舊層出不窮。 高雄地方法院的判決理由,在於「魚體檢測結果雖有銅、鎳超標情形,但採樣時間…

Read more »
我們就是水

毋庸置疑,在未來,水資源將會是我們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加拿大導演Jennifer Baichwal的《水風景》,透過空拍掃描與水相關的地景,清晰呈現水與全球經濟的關係,而人類未來將如何因此種不對等的發展模式所形塑出的水,遭到反噬。但Jennifer Baichwal並未囿限於指責的角度,相反的,她運用了文化與科學的象徵,讓人類也一同進入水的循環。 《水風景》的第一個畫面是浩蕩卻無聲的大水,這個鏡頭相當相當長,長到讓人以為那就是永恆,但不久後,畫面轉為乾涸龜裂的土地。那是墨西哥科羅拉多河三角洲,曾經孕養眾多生靈。「『沒問題,…

Read more »
以愛之名

電影從精神病院開始。一名愁眉苦臉的老人 馬哈穆德 與病友交換彼此為何來此的原因,「我心愛的狐狸死了。」他說。他在家裡豢養許多動物,其中狐狸是他最鍾愛的朋友。醫生在他入院一陣子,確認他暫無自殺念頭後,讓馬哈穆德出院,醫生建議他別再迷戀動物,必須回歸社會常軌:擁有正常工作、做瑜伽諸如此類。但馬哈穆德沒有去工作。他去買了驢子、尋找烏鴉以及誘捕一頭狐狸。馬哈穆德想拍片。 這不是馬哈穆德第一次拍片。事實上,那頭死去的狐狸曾是他鏡頭底下的主角,他還因此獲得幾個獎項——那幾乎是他在正常社交生活裡唯一可以得意挺拔的代表。但出院…

Read more »
「活」在三里塚

「攝影師也可以加入抗爭嗎?」當 《 活在三里塚 》的片尾浮現這個畫面,立刻明白為什麼策展人林木材將此片選為 TIDF 的開幕片。不僅因為《 活在三里塚 》以極簡方式進行複雜辯證,更因它展現紀錄片重要的核心精神:撿拾在時光向度裏遺忘的物事,透過鏡頭的篩選,完整曾經破碎的當下。除此之外,也是對記錄者致敬。所有身為記錄者的人,一定都曾歷經在記錄現場是否要介入的掙扎,強迫自己冷靜拿著攝影機/相機/紙筆的經驗 異常 痛苦,但唯有選擇承受,才可能集結他者的苦難,焠鍊出必須被牢記卻忽略的價值,並且,得以持續召喚。 《 活…

Read more »
我要說話

世新大學經營的兩份報紙立報與破報,前者是報人成舍我秉持「我要說話」的新聞精神,堅持不有廣告收益而創立之報紙,後者是已過世的立報前社長成露茜為次文化發聲而創,兩份報紙的收益從來就不好,尤其是立報,拒絕任何廣告。但那是為留一方直挺說話的空間,那樣的空間,讓許多社會議題有轉圜的立基,比如樂生、都原部落、莫拉克風災時的大愛村計劃等。這樣清新的環境,培養出許多耐挫力高的新聞媒體工作者,即便離開破、立兩報,在媒體環境愈趨惡劣的情況下,依舊牢記「新聞為公眾」存在的守則而持續發聲。 立報在獨立媒體尚未蔚為風潮之際,是少數針對各式…

Read more »
焦島與魯貝爾

印度,神話的國度。 根據 《羅摩衍那史詩》記載,君王跋吉羅陀的六萬個祖先,曾被仙人迦毘羅以憤怒眼神射出的神火燒死。這群龐大靈魂因而四處遊蕩,無處安身。為了拯救先祖的靈魂,跋吉羅陀隱退深山,打坐苦行,感動了維護宇宙之權的毘濕奴,毘濕奴同意引恒河入世,使跋吉羅陀先祖的骨灰被恒河淨化。 然而,恆河過於狂野,於人間泛濫成災。幸虧濕婆以髮承接,恆河才溫馴流淌,供予人類孕育米麥、哺養魚蝦。一九七五年,總理尼赫魯聲稱:「大壩是現代印度的新寺廟。」下令興築法拉卡水壩,抹除神話,迎接現代。但這個決定,並未讓大壩所在及其鄰…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