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正當兩位總統候選人公開表態蘇花高不應急著興建、應尋找替代方案,朝向永續發展的當頭,昨天環保署卻召開蘇花高第4次專 案小組審查。環保團體上午在環署演出行動劇,呼籲蘇花高一案應等候整體政策確定。但昨天審查會議卻做出「有條件通過」決議。雖仍需送環評大會,但按過往經 驗,蘇花高確定興建幾乎已成定局。


國工局在會議一開始即強勢聲明:「興建蘇花高是既定政策,雖行政院在92年12月宣緩建,『但不是不建』。」並再度以花蓮民意已整合、環島路網名義、預算已編列、蘇花公路不安全等內容,強調興建蘇花高沒有問題。


但國工局在針對第三次專案審查環委提出的意見,如「蘇花高經過17處環境敏感區」卻僅以「此案沒有經過禁止開發利用區域,應該保護的,會照已通過的環評說明書辦理」做為回應。


至於許多民眾關心蘇花高恐破壞清水斷崖與太魯閣國家公園等問題,國工局則表示蘇花高因不闢建任何施工便道,所以不影響斷崖的穩定性跟景觀。而眾多環委關心的湧水問題,國工局也僅以「我們預估出水量很低」帶過;對於可能破壞原住民保留區域一事,則以「依原民法辦理」回應。


國工局表示,堅持興建蘇花高是因為「沒有替代方案」。現有航運無法完整提供北到東部的運量需求,就算改善鐵路,到民國115年也僅能替代蘇花高興建後20%的交通量。


花蓮縣觀光協會理事長施勝、花蓮休閒旅遊協會理事長劉瑞祺與花蓮農會則對環保團體與環委以「放雞屎有,生雞蛋無」、「打環保旗號騙來騙去」進行人身攻擊,認為她們當初響應產業東移,花蓮海洋公園投資近2百億資金,卻因沒有蘇花高而賠本,希望環評委員不要「凌駕工程專業」。


但帝雉鄉土工作室代表呂翊齊質疑,花蓮民意代表不斷聲明要永續發展,為何上週總統候選人辯論已說不應急著興建蘇花高,國工局與民意代表卻大陣仗捍衛通過?他進一步指出,一旦興建蘇花高,就會排擠替代方案。


呂翊齊說,蘇花高一案應分為「該不該蓋」及「怎麼蓋」兩層面,若要走觀光生態,國工局與民意代表就不該著眼於「怎麼蓋」。環保團體再次重申,蘇花高是建立在產業東移的前提下,過去的政策環評講得很清楚,若花蓮要永續發展,根本沒有蘇花高這個選項。


烏來關懷聯盟成員黃泰華指出,在政策環評7種交通方案中,花蓮若要永續發展,第一順位是將大眾交通工具做最佳整合並改善蘇花公路,可望節省 750億,提供花東其他用途之用。他強調,無論哪一種交通方案的評估,都可達到興建蘇花高的效果。「蘇花高不該被神格化,它僅是所有交通配套之一,國工局 不要依本位主義行事。」


荒野保護協會保育部主任周東漢透露,交通部鐵工局曾評估,蘇花高若興建完成,在2016年將出現如北宜高的假日飽合現況。但2006年北宜高通車後就發生假日嚴重堵塞,未來開放大客車大卡車通行,遇上北宜高無法擴建,未來交通狀況不良可想而知。


台灣生態學會台北工作站主任廖本全則批評國工局的會議資料只會「剪貼」,對不同委員會團體的疑問都給予相同答案。如交通需求與影響等問題,國工局只以「已全方位評估」回答,未提供,方法、因子、與政策環評三種情境有何異同。


昨天環委也提出不少與環保團體同樣的質疑,環委認為,工程變更後雖對環境衝突有降低,但如隧道湧水問題、對地下水質的影響等,仍有進行長期調查的必要。其中新永春隧道的湧水問題恐引起崩塌,環委過去不斷追問,但國工局遲至昨天才提出,都讓委員擔心。


然而因蘇花高一案拖延時間相當長,環評委員承受極大壓力;加上蘇花高一案在變更前就已專案小組審查過6次,加上變更後審查的4次,已高達10次,但環團與開發業者、環委間都未能取得共識,因此也有環委認為不如提進大會審查。


後來會議主席、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則認為,既然「讓花蓮有一條安全的路」是共識,不如先做成蘇花高山區路段的分段通車決議,環委與環團擔憂的永續經營與政策環評問題,則要求開發單位在平原路段開發時應做好評估送環署備查。


張子敬的提議雖一度引起環評委員強力反對並提前離席,但最後專案審查小組仍做成「有條件通過」決議。要求開發單位如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確認同意 興建,應以蘇澳至崇德間山區路段為優先。崇德以南之平原路段動工前,則應提出對東部地區長期社會環境影響衝擊評估報告,送環署核備。


此外,國工局應於動工前進行文化遺址內涵調查、進行滲湧水路段應持續進行降水補助及地下水位監測、提出更友善的土方運輸減輕對策、回應委員、專家學者及其他機關所提意見,經專案小組委員及專家學者召開確認會議後審核修正通過,再提進大會審查。


環保署表示,確認會議中,環委將不得再提出其他意見,僅能依這次專案小組審查結論進行確認;據了解,雖3月14日有環評大會,但因此案需多召開 確認會議,應排不進議程,但環評大會通常不會推翻審查小組結論,蘇花高開發勢在必行。純淨花東建設義工組織成員李佳達對此決議相當失望、不滿,並透露已提 出訴願,要求重做環評。周東漢則表示將邀集其他環保團體研商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