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砂


今天跑環盟的場,是先前就知道的衫原海岸,一直沒時間、精力深入追,好在今早蘋果刊出第一篇專題,接下來應該還有數篇,推薦大家看看。也許因為非常喜歡海,當看到環盟台東分會錄的影像時,忍不住就掉眼淚,不能想像怎會有人蠢到把工程廢土埋在沙灘下?在離海岸線不到
50公尺的地方蓋飯店已經誇張,難道不知海浪會拍、沙灘會被侵蝕,一間坐落在廢土旁的飯店,政府竟然願意BOT出去50年。原本公營的海水浴場民眾去不了,復育的珊瑚礁可能死亡…不禁想起劉克襄說的:台灣,把沙灘當成無用的東西。


因為沒有亮眼經濟效益,所以默默讓它消失也無所謂。即便我們對沙灘的想像是細緻而溫柔的,卻又一面嚮往酒瓶、BBQ、針筒、陽傘那樣的影集生活。海灘只是游泳圈,讓不會游泳的人不至淹死、游累的人可以休息。至於隱在沙中那些貝殼的故事、石頭的傳奇、浪花與沙灘的對話…都算了吧。人類要的是單向奪取的快感,而非互動中流洩的安穩平和。


最近半年接觸較多環保議題,恰好都與大開發案有關,愈跑心愈慌,疑問也愈來愈多。當立委賴幸媛質問環保署台東縣政府不作為怎麼辦,而環保署回答「那是台東縣府主管,要依法行政,行政要有程序」時,我忍不住嘆氣,然後想起樂生。台東環盟分會秘書林雲閣在立院身穿白衣、頭綁布條跪下,那不僅是畫面,更接近無力的沉默。



今天在立院遇到寫那篇專題的蘋果記者黃大哥。他說和業者聯絡採訪時,業者感覺相當委屈,但也非常強硬、避不見面。業者說,所有環境評估相關調查報告都有交給政府,政府跟他們說沒問題啊,「但我十年前到那片海灘,那裡不是這樣」,記者會裡他一直看著已經有飯店的杉原海岸,眼中滿是寂寞跟不解,「到底是誰給業者這樣的錯覺?」


當環保署的
簡任技正」都已學會以「程序」、「時間」、「依法行政」等形容詞製造質詢迴圈,業者不相信當地民眾說飯店蓋在那裡,颱風來時三樓以下會全淹水,也就更讓人相信,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留言

匿名表示…
幾年前籌畫花東行程時
本有打算到杉原一住
沒想到當時插身而過 現在已經看不到當時的杉原了
瓦礫寫道…
今天的新聞,集團宣佈退出杉原和綠島的兩個投資案。看來那棟垃圾就要這樣留在台東海邊了啊...
Chyng寫道…
可是我看到的公視新聞不是這樣耶?
(以下)
目前台東環保聯盟已經委託詹順貴律師提起公民訴訟,要告台東縣政府圖利財團,也要求地方政府應該命業者把沙灘恢復原狀,不過儘管最大股東已經撤資,但是強調度假村興建不會停工,台東縣政府也表示開發案將持續進行。
瓦礫寫道…
啊,我看到那魯灣退出時沒想到有這樣的狀況,那麼就有可能像是知本那家著名的小股東飯店一樣,就算蓋的好,飯店本身都難維護,就別提衫原的沙灘了。
(公視偷懶,到底是哪個股東說不會停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