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光石化入二階環評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國光石化開發案昨天進行第三次專案小組審查,環評委員有鑑於台塑六輕對地方的環境衝擊,擔心國光石化可能對環境與居民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加上離島工業區總量管制標準需重新環評,決議國光石化應進入二階環評。
雖然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郭年雄認為石化產業為支持型產業,不但對民生產業不可或缺,也可提供高科技產業與機電運輸等產業所需,加上政府支持雙石 化與高質化的石化產業,一旦國光石化建設完成,必可整合石化產業中游體系,與台塑競爭,對產業有正面影響,國光石化有其需要。但環評委員不以為然。
環評委員認為,在國光石化提出的報告中指出,國光石化優勢之一便是與大陸「同文同種」,加上工業局原先提出離島工業區目的是為容納南部石化產業,可是目前南部廠商不願搬遷,未來國光石化產品明顯傾向外銷,難以「良性競爭」。
此外,國光石化提出的報告中指出,僅有815萬元做為綠色產業的輔導措施,與其未來產值不成比例。這是許多開發企業的思維,工業局未曾重視,導致企業不斷向國外買技術、再到台灣設廠,使台灣環境惡化,經濟也無法成長,認為工業局應檢討離島工業區走向。
除了工業政策需要重新檢討之外,國光石化提出的環境對策也讓雲林縣政府與當地居民及環保團體無法接受。國光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雖強調將「預防重於管末」,並採低耗能製成技術等,但都是「開發優於環境」,而非兩者並重的思維。
以計畫用水量與用水來源為例,水利署去年邀請專家學者召開審查會議,希望開發單位在初期運轉時(105年)用水量應為22.85萬CMD,希望 企業引進省水技術,在108年將用水量降至20.5萬噸。但這部分仍未能確定,因此國光石化表示,若108年無法降至20.5萬噸,將採取海水淡化等因應 措施。
然而,雲林長期面對枯水期農業用水不足的問題,環委認為若國光石化有誠意解決工業剝奪民生用水的問題,也表達願意採BACT技術,海水淡化早已可行,現在就應著手進行。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直指國光石化對生物衝擊仍有敷衍之嫌。國光石化在環評報告中表示,針對中華白海豚的保護,將依照海生館在去年召開的會議跟具體 保護措施進行,「但國際專家的結論是河口填海造地、台灣西部過度被用,影響白海豚極大,國光石化為何只有補償性的研究經費,而無可更積極的作為?」農委會 也強調,此事不該由開發單位自行認定提出中華白海豚的處理原則
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陳秉亨質疑國光石化對未來空污管制的能力,以及開發後對居民造成的健康影響。陳秉亨說,雖然國光石化表示將由工業局、空保處長等單位組成的輔導團,著手降低揮發性有機氣體的排放,但即便能夠減量,台西跟麥寮居民的健康風險並不會分散到雲嘉南地區。
開發案進駐雲林,衝擊最大的是漁民。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理事長林進郎表示,政府以農業扶植工業,在地方引進高耗能、耗水產業,排擠許多傳統產業。以雲林為例,蚵農都是中高年紀的居民,教育程度不高,養蚵是她們可永續經營的產業,工業若進駐,蚵農無以維生。
縱使國光石化比台塑企業更有誠意提出就業方案與教育機會,但這對居民來說不切實際,倒不如針對養殖漁業設置牡蠣養殖專區。不過國光石化表示這並非權責,建議蚵農不如放棄現在2年一收的土地給企業使用,到越南或柬埔寨養殖會較好。
國光石化的提議讓環委覺得十分荒謬。環委認為,就算越南養殖環境很好,但不代表台灣的養殖產業就必須移走。雲林縣建設局長張明聰便指出,不論台 鋼或國光案,都跟產業調整有關。地方政府尊重中央,但當地方給企業良好投資環境時,經濟計畫是否應該思考給居民良好生活環境?以漁業衝擊為例,不是國光或 台鋼來此設廠才產生的問題,而是早在十年前就出現毛病,但政府未曾針對此問題負責,各中央部門計畫也都沒有整合。
此外,雲林縣財政局長陳錦稷認為,企業提出的回饋制度應透明、公共化,許多企業投資雖有回饋,但都不是創造公共財,國光石化承諾提出環境友善回饋計畫,也有明確內容,但昨天的環評審查會議中卻沒提出,讓地方政府擔憂可能跳票,建議納入環評承諾。
國光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邱吉雄表示,這次進入二階環評,恐怕影響投資股東意願,先前也曾傳出股東揚言退出。但他認為目前政經情勢不明,還是會勸股東稍安勿躁,強調不會放棄在台灣投資的機會。
環評委員認為,目前離島工業區需重新環評,國光石化應該提出替代方案,並詳列開發內容對環境的正負面影響,不該一直大喊「出走」,好像開發不成都是環委在阻礙。
此外,也希望國光石化針對漁業資源跟海洋生態的影響進一步釐清,尤其是中華白海豚的部分,並強調應提出詳盡的人體健康風險評估對策,畢竟報告書 中許多有毒物質都可能導致癌症。也要求國光石化提出誠懇回覆環委之前提的問題,不要只修改枝節,未來報告應符合通過再次環評的離島工業區總量管制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