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慕情專題報導】台灣原住民過去因政權壓迫、傳統領域被剝奪,為了維生,輾轉到都市從事低階勞力工作,傳統文化及語言喪失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追求中。近年文化創意產業興起,多元的自然人文環境及豐富地方特色,成為創意發展的基礎,對原住民而言,無疑是一線曙光。


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位於台東糖廠旁的台東基督教長老教會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民國60年代從教會為主體發展,協助東台灣原住民參與農村及社區發展;近年因勞委會推 動多元就業方案,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3年前成立文化產業組,希望以「傳習工場」培訓人才,協助部落貧弱者有就業機會及基本生活品質。


傳習工場經理林秀慧說,文化創意產業一直是部落生活的一部分,但隨著社會變遷,原住民教育程度無法負荷社會經濟轉變樣態,到都市生活後,傳統文化更產生極大斷層;文化創意興起是一扇明窗,但新一代的原住民對傳統文化了解變得淺薄,原住民的文化創意產業必須重新摸索。


林秀慧認為,手工藝品若能結合現代生活設計,以及部落的傳統工藝精神,將是可開拓的路。在傳習工場的經營上,遵循傳統藝師的技術要求、材料處理手法,從中找尋靈感來源,使用現代人接受的設計語言符號,讓兩者融合為一。


傳習工場以排灣族琉璃珠做為開拓商品。林秀慧說,琉璃珠應該稱為「排灣珠」,因為「琉璃」只是其中一種製作材質。排灣珠材質相當多元,除了琉璃,亦有陶土、礦石。排灣珠上的紋彩各有意涵,但過去受到表達能力的限制,外來者無法了解排灣珠的稱謂,也喪失了自我詮釋的權力。


「我們希望找回排灣珠的名字。」重新詮釋發展排灣珠,傳習工場並非首例,但過去的部落工藝家都面臨著詮釋上的尷尬情況。由於排灣族不論材質通稱 「卡塔」(Aqata),因此傳習工場組成的「東台灣卡塔文化團隊」,便重新使用排灣珠的傳統稱呼,不讓排灣族文化代表物的發展被中文稱呼侷限,修補文化 失落的部分。


讓媽媽安心的學習中心




雖然確立了發展主軸,傳習工場的營運並非一帆風順。台東基督教長老教會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主任高黎香說,一開始經營傳習工場時相當困難,因為當時只有林秀慧一人,她必須負責工場內大小瑣事;加上政府補助資金不足,簡直左支右絀。


此外,早期原民會雖有短期就業發展訓練,但對部落族人來說,效益並不大。原住民除非普遍有經濟能力,否則難以獨立開設工作室,加上部落婦女教育程度不高,講師的授課內容還未能被吸收,課程就結束了,許多婦女只好回頭務農。


高黎香指出,發展手工藝創作需要穩定人力,經過討論後,決定不論發生什麼事都要先穩住。她說明,在運用多元就業方案聘顧的人當中,有許多人是有能力的,在獨立財源、留用人員後,便進一步進行教育訓練,讓會統背景的人管財務、具創意思維的則發展產品,傳習工場終於漸上軌道。


高黎香和林秀慧引入文建會資源,邀請原住民文藝工作者到部落授課,由於講師無法長期駐點,課程便較緊密壓縮,為期6週、每週3天、每堂8小時的課程,台東各縣市距離又遠,對肩負一家瑣事的婦女來說是很重的負擔。「這些母親真是咬緊牙根撐過來的。」


為了讓婦女們安心上課,高黎香開放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讓媽媽們將小孩帶到中心來,透過社福資源,讓志工們在婦女上課的時間,為孩子說故事、看 顧功課,甚至舉辦讀書會;長假時也舉辦教會的主日學,帶領孩子進行活動,孩子有人照顧、又有同齡朋友相處,讓婦女們非常放心,加上中心提供能力培植與工作 機會,婦女便有餘力創意激盪。


「小鳥不要來」豐收文化




經過教育刺激,部落婦女開始了解傳統文化可以變化,讓傳習工場打出名號的,是一系列名為「小鳥不要來」的產品。「小鳥不要來」原本是一個平淡無奇的研習主題。學員從「小米」開始發想,分享以前利用假日時光跟隨年邁母親一起下田的故事。


林秀慧說,小米是原住民的重要作物,但若小米田無人關照,便容易被鳥偷吃。這系列作品,即是一位媽媽對小米田被小鳥空襲的感嘆,透過事件分享與 心情討論,學員認為,小米要豐收,就要趕走小鳥,也就需要「驚鳥器」,透過等待,就有豐收;而隨著豐收來臨的即是豐年祭,「小鳥不要來」的文化紀念品因此 誕生。


「小鳥不要來」系列有許多作品,以鑰匙圈為例,即將小米、驚鳥器的意向與排灣珠融合。林秀慧說明,每顆排灣珠紋彩都有所屬意涵,這系列產品,即 採「綠蟲之珠」為主角。綠蟲是專吃小米的害蟲,橘色、黃色的串珠是小米,綠蟲越肥美,小米就越豐收,許多人一看到便愛不釋手。其他意涵的珠子也被打造成小 巧可愛的戒指,透過象徵與故事,把原住民文化行銷出去。


林秀慧強調,「小鳥不要來」系列作品從意向設定、作品產出、標籤文字到包裝卡片製作,都由部落媽媽親手完成。她表示,過去許多人認為原住民工藝產業無法走出去,是缺乏包裝,或是缺乏先進機器,「過去都太強調討好主流社會,無法確實傳遞原住民的基本生活態度與文化精髓。」


請給部落一隻釣竿

林秀慧以印尼的傳統工藝發展良好為例,點出台灣向來缺乏的是「專業教育」。她說明,許多人認為原住民「沒有高度智慧」,手工藝發展只是「技術」,因此未曾想過在原住民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間建立連結的橋樑。


以編織為例,印尼有專業的織品學校提供創作者精進學習,台灣雖有織品相關科系,但政府過去對原住民的關懷重點都在體育、忽略文化,加上織品、服裝科系所費不眥,少有原住民的孩子讀得起。


即便有原住民孩子就讀,授課教師也都取經於國外,對於台灣多元文化了解並不多,「這中間存在的種種斷層,使得部落的人聽不懂設計語言。」林秀慧 認為,發展「屬於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必須抓住展開重返文化的著力點,在強調專業、重視原住民文化的現代,政府更應想辦法提升原住民的專業教育,使不論 學生,或是有心振興文化的人,能有延續老者失傳的智慧與連接現代思維的空間。


高黎香說,若原住民無法留在部落,文化的喪失絕對是可預期的。文化創意產業不該只是商品,更應該成為振興在地的重要工具。一旦沒落的地方接受教 育、獲得機會,就有能力重新發展。以傳習工場為例,除了將排灣珠推向世界,也開始協助其他在台東的原住民族。如台東新興國小,也是透過教育,改變原住民貧 弱的現狀。


近幾年不景氣,原住民社區賦閒在家的失業人口到處可見,新興國小校長鄭漢文相當關心孩子教育。高黎香說,鄭漢文訪視家庭、深入社區,發現此地原 住民不但具藝術雕刻能力,部落媽媽的刺繡編織手藝也相當精湛,因此在校園成立「木工坊」及「布工坊」,透過網路行銷,已有不少迴響。


林秀慧表示,學校是社區營造相當好的場域,因為學校不僅有人力、物力,也有某程度的文化與社會資本,因此只要學校願意走入社區,部落絕對能活絡起來。現在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內已有7個不同部族的文化創意產品展覽,未來將進一步行銷。


對部落來說,文化創意產業是一扇窗口,她們期待藉此厚植族人的能力。「假若你是要來幫助我,那麼你已可回去。但若你將我的打拚當成生活的一部分,那麼我們或許可以一起努力。」在黃昏離開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時,不禁想起了這句話。



------------------------------

後記:因為世文的介紹,去年底和好友去台東時,順道拜訪了工作坊,原住民朋友的手工藝品真的相當精緻,讓不戴戒指的我也買了一只,是宇宙之珠。宇宙之珠一般來說是橙體圓柱,上頭有藍色同心圓紋,象徵無窮無盡的星空和神秘力量。據說擁有此珠可獲無形幫助,行惡則將被詛咒。不過這戒指只跟在我身上一天不到的時間,而且不知道它掉在哪。真希望大蟲不要再把我腦袋的記憶體跟專注力吃掉,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