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裁員有感(上)
(圖片來源:華視)
中國時報驚傳裁員,據說要裁掉五、六百人,新聞標題以「媒體寒冬」形容(但對我來說,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接著管老師對中國時報的聲明表示「想吐」。
中時集團的行動不叫人意外(但很叫人生氣),從它開始收購中天、中視,中國時報瘦身的命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從1997年開始,無線電視弱化、集中傳統媒體優勢的網路瓜分平面媒體賴以維生的廣告金主,加上壹傳媒集團進攻台灣,台灣報業生態早已歷經一波大改變,報業為了生存,開始走向娛樂化、商業化,頗有過去黃色報業的味道。
也因為這樣,攤開報紙,四大報的新聞幾乎相異無幾,新聞(不過到底什麼是新聞)絕對不能漏,漏的記者就走著瞧;隔天一早電子媒體看報紙,拿著報紙(尤其是蘋果)再去追問一次—所以所有「不能漏」的新聞在經過24小時或許更短的12小時,所有閱聽眾都已經聽/看到爛。(每天倒的樹還真少)
雖比起電子媒體,平面媒體仍然有可以把新聞寫得深入、仔細評論等優勢,不過靠廣告維生的報業,金主來源始終難以與曝光量大的電子媒體匹敵。想想看,媒體市場這麼小的台灣,就有7家24小時新聞台共同競爭,於是,再度又是「為了生存」,媒體開始發展成集團化,企圖相互嵌入融合,進行壟斷。
媒體集團化的理由很簡單,無非就是希望節省更多成本、創造最大利益。成本怎麼省?當然是從人力下手。降低記者人數,可以省去月俸、勞退、健保、車馬津貼、三節、年終;而一位記者採訪的材料,卻可提供集團橫跨的各種媒體使用—成本當然降下來。
以東森為例,同條新聞不但能在新聞頻道輪流使用,社會追緝令更運用大量電視新聞議題設定為討論主題,只要主持人胡天蓋地,基本上製作費用就已省去大半,辛苦的是第一線採訪記者—長官要你多拍多問就得幹,總之記者是責任制,勞動條件從來也談不清;就算有勞動條件,長官說,「欸多做一點」、「順便嘛,拜託了」,有多少記者會回:「幹,這又不是我的工作」呢?
回到中時。2001年10月,中國時報文化事業公司集團權力正式結構重組。制訂「五合一方案」,進行改革。所謂「五合一方案」,即將《中國時報》經濟組、《中時晚報》財經組 與證券組等併入《工商時報》相關部門,原《工商時報》的區域產經組和商業新聞組合併成立地方產經新聞中心,其他財經要聞、金融、證券、科技、產業、國際財 經與大陸財經皆由「組」改為「中心」。同時對人事佈局進行改組。
這其實是中時看準電子媒體的吸金能力與操控便利性的前置步驟,之後中時集團便開始汲汲營營建立新的媒體平台,2002年併購中天電視台、2005年12月24日,原被國民黨掌控的中視、中廣、中影也一併被賣給中國時報集團…。跨足影音媒體的野心相當明顯。
這次中時裁員,預計裁掉地方版,林聖芬說將同時將減少每日發行張數,朝「菁英報」方向邁進。先不談論林聖芬的「菁英報」到底是什麼鬼,小報化確實在2003年之後就開始風起雲湧,美國版面設計名家賈西亞(Mario Garcia)甚至預測:「在20年內,所有報紙都將瘦身成為小型報。」
小型報原文Tabloid,除「紙張只有大報紙一半大的受歡迎的報紙」的意義外,也有「提供地方性有趣故事、娛樂、強調引起轟動的罪行故事、閒話專欄、重覆誹謗性影射關於名人和體育明星個人生活的報紙」的意思。
雖然小報化是趨勢,但許多資深媒體人心中仍有猶豫,擔憂媒體若一味朝滿足流行需求領域發展,將削弱報紙固有的嚴肅特色及對「硬新聞」的全面報導。換句話說,小報化之後,能不能恪守「嚴肅大報」的價值觀變成非常重要的事。回過頭看「菁英報」,在中國時報的資源幾乎傾向電子媒體,以及跨媒體集團的使用素材方式,菁英是否意謂著更為限縮的台北/一元/中產等觀點?
事實上,在90年代,BBC早就試過「雙媒體」計劃,將廣播和電視媒體捆綁在一起。 起初「雙媒體」確實有成效,記者採制的新聞可以在更多頻道播出,製作成本也獲得減少。但穿梭在兩種媒體的記者很快就意識到:在新聞現場,對畫面的需求佔據她們大部分精力,新聞根本無法深入,廣播與電視的資源分配也有困難。因此「雙媒體」計劃最終擱淺。
媒體集團只顧取得利潤最大化,不「開源」反「節流」的作法,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不可能產出好作品。圈內記者現在一人顧三條以上的線已經是常態,一天時間就這麼多,無聊新聞就算了,真正重要的新聞若同時間撞線,若不靠跑同條線的同業人情、跟採訪單位打好關係以便事後取得資訊,說真的也很為難記者—但這是專業?又能成就什麼高品質的新聞?
留言
當今口語裡面,tabloid是被當作專門作色羶腥新聞、小道消息的小報... 例如已經不只一次聽在台灣的外國人說 "Apple Daily is not a newspaper, it's more like a tabl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