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四期急通過 環評結論恐變更

為降低中科四期開發廢水對環境造成的衝擊,環評結論規範,中科廢水除需經廢水處理廠處理後排放,「排放前」應在「廠區」內設置「不影響土壤與地下水的人工濕地」。1日環署召開第一次專案小組審查,不過委員認為「這份報告與環評結論無關」,要求中科局另外提案,未來環評結論可能變更。


為對中科放流水進行監督,環保團體多次在中科四期審查會議中提出設置兼顧景觀與污染防治的人工濕地,中科局在98年10月23日先承諾願意設置至少0.1公頃的人工濕地,之後98年11月10日環評大會也另訂「廢水經廢水處理廠處理後排放前,應在廠區內設置不影響土壤及地下水之濕地處理,再降低污染濃度」。


此外,因中科四期環評過關時,並未明確指出未來廢水將排至何處,環評結論也規範,若未來廢水排放入海,建議再興建一處人工濕地。簡言之,中科四期開發至少應設置一處人工濕地、至多三處。


中科局報告指出,規劃的人工濕地為0.38公頃,可處理160CMD污水量,污水中的總毒性有機物(TTO)與重金屬等也會訂定專用小水道納管限值,符合排放水標準後才能排入;為防止污水滲漏,也會做皂土層與混擬土的處理。一般來說,放流水排放需經三級處理,不過此人工濕地的導入水為二級處理後的放流水。


不過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質疑:「廢水都還不知道要排去哪,這部分不該先處理嗎?」她也質疑中科局為何只設置0.38公頃的濕地,「這麼小面積,如何降低廢水廠12萬CMD的廢水污染?


反中科熱血青年聯盟成員林明樺補充,中科局未提及人工濕地處理飽和後的配套,此外,「中科局認為完成後可降低50%的污染,那剩下的污染呢?」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建議,中科局應朝全面回收、零排放的目標邁進。


彰化縣環保局表示,環說書規範人工濕地設置應「不影響土壤跟地下水」,但中科局規劃的濕地逕流水是二級處理後的廢水,「這跟審查結論恐怕不符。」此外,中科局也未對土壤與地下水做嚴密監測;至於底層防滲的施作工法,中科局將採牛踏層的工法,「但當地是沙質土,是否可行?也涉及土方與借土問題。」


環署水保處則質疑,「審查結論要求設置濕地是為降低污染物濃度,但處理量只有160CMD,跟污水廠的12萬CMD差異很大,根本是景觀池。」督察總隊直指:「這個設置計畫根本只有景觀功能,違背審查原意。」


督察總隊指出,濕地必須處理與跟污水處理廠同樣規模的水量,而中科局認為人工濕地可降低50%的污染,「何不加大濕地面積?」


一位環委無奈地說,依中科局提出的設置比例,只佔全流量的千分之1.3,「對降低污染物濃度根本微不足道;除非中科局認為只降低一點也叫降低。」值得注意的是,未來排放到海洋或河口,總氮與總磷是關鍵影響,一位環委直指:「若是就地放流,總氮和總磷都會超標。」


但中科局表示,「為遵守環評結論」規範的「降低污染濃度」,必須採二級處理廢水,「不然三級處理的水已經很好,將不符結論。」針對濕地面積太小的問題,則以「環評結論中的『廠區』指『污水處理廠區』」、面積不夠為由不予擴張,至於處理的水量問題則予以迴避。


環署綜計處解釋,「結論原意是『降低污染物濃度』,廠區應指整個廠區,而非廢水處理廠」;施月英則痛批「中科沒良心!能處理得更好為何不處理?」但中科局堅持,「環評沒規範怎麼做,至少做到『文字上的』標準」,坦承濕地景觀功能大於污染削減目的


由於環評結論涉及法律位階,審查委員紛紛表示「這很難處理」,委員李育明則建議「開發單位變更結論,把環評結論和承諾併為同一項」,但遭環團批評「為開發單位開脫」。


李育明雖否認,但委員內部討論時,李育明提議將人工濕地問題切割。最後會議做成「報告只涉及中科局將設置至少0.1公頃的濕地」,但與環評結論無涉、應另案再提報告的結論。


讓人質疑的是,結論確定後原先表示「不考慮變更環評結論」的中科局,得知可將嚴格的環評結論與環說書承諾合併為「較可行的施作方案」後,表示將等會議結論出爐後討論。環團質疑:「環評結論若能隨意變更、公信何在?」要求中科局勿玩弄環評。

留言

polo18表示…
我只想問中科局

1. 濕地可以處理重金屬跟微量元素毒害嗎?

2. 如何保證這麼小的濕地承受這麼多毒水以後, 不會滲漏到地下水層, 造成彰雲嘉地區的地下水系全面性污染?

感覺中科只是無限制的擴大污染? 為什麼要這樣毒害台灣土地呢?
Chyng寫道…
polo18:

這些問題我可以以我有限的知識稍做回答,基本上人工施地可以處理部分重金屬(如銅、鎳、鉛)及氮、磷、病原體、懸浮固體等,但確實需要評估濕地面積與廢水量的平衡;以中科放流水來說及其欲設置的人工濕地而言,可以基本達到這些目的,但無法處理總毒性有機物(TTO),沒記錯的話,這在目前人工濕地的研究上還沒有案例;且中科四期預設置的濕地過小。更嚴重的問題其實是,放流水到底有哪些內容物並不清楚,所以是否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濃度也未可知。

第二個問題是中科四期會以皂土層和混擬土層的方式施作避免滲漏,不過這部分也遭彰縣環保局質疑,所以有要求它們應該做監測。

至於最後一個問題我無法回答,欸。
zooey寫道…
我問了一下幫公共工程委員會作事的朋友
他說從中科四期的規劃上來看
的確能夠降低氮和磷的汙染數量
就是由濕地種植的植物去吸收這些物質
而部分重金屬也能夠被植物吸收
不過其他化學物質 是不可能的
(至少他幫忙的單位還沒看到這樣的案例)

而正常濕地的降低汙染功能
靠的是緩慢的流速
最後這些水仍然流到河川或大海
不過在緩慢流動過程中
重金屬和其他物質經由循環讓植物吸附
(不過這些東西並沒有消失 只是換個地方住)

中科規劃的這個
其實只是一個死水池
並沒有"緩慢流動"這個要素
所以上面的植物吸附了一定時間達到飽和後
就必須拔掉焚毀
然後這件事就從水汙染變成爐渣汙染了

以上 當作補充囉
Chyng寫道…
謝謝Zooey專業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