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半年】原民想回家
「山上是我們的家!」2月11日,豔陽高照,勤和村、寶山村等地的居民,穿著傳統服飾來到大愛村落成典禮,為住進大愛村的族人祈福,訴求「支持返鄉重建」。但國安人員以「保護總統安全」為由,未讓族人會見總統。「離災不離村」的重建口號,對族人而言,如此遙不可及。
災民要自愛
台21線,遭莫拉克風災重創。沿線村落如小林村、那瑪夏鄉慘不忍睹。災後半年,河床便道率先搶通卻仍崎嶇,亂石崩雲的災後景像仍待清理,一如災民的原鄉部落。
顛簸地行駛車子直至那瑪夏鄉南沙魯村(民族),死寂的街道宛如空城。兩位員警坐在村落入口被撞破的牆邊守望,塵埃一片。再往前行駛約1百公尺,終於有人煙。
南沙魯村民、民族國小教師謝綺燕和鄰居燒著柴火,鍋裡煮著的是這季節才有的樹薯湯。「葉子落了的時候,樹薯就能吃。」村民Aziman說著舀了一碗和記者分享,在這幾乎一無所有的村子。
民族村,是風災中那瑪夏鄉最嚴重的受災村落;多數居民因在風災失去家人、房屋全毀而不敢回鄉,選擇入住永久屋。就讀大同大學一年級的李孟佳和家人已決定入住,「我們希望在山下重新開始」。她曾被沖到土石流裡、好不容易才活下來,再也不敢回山上。
然而,李孟佳對入住大愛村有著擔憂。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林碧玉強調,絕不會「強迫」原住民改變,但又表示,慈濟「會給災民方向,災民應該自愛」。
李孟佳認為,慈濟的教義宣揚恐會讓原民被同化,就連原住民在山上幾乎每天烤肉的行為,也在大愛村內被柔性勸導。「慈濟說,最好也不要烤肉。」
讓原住民浮起來
「我們原住民,一隻雞可以烤、一片肉也可以烤,大家晚上聚在一起聊天,這才是家啊!」決定回南沙魯重建的Aziman,是南沙魯村回鄉重建的20戶之一。 上午9點左右,Aziman和鄰居們已經烤著魚、雞肉、麻糬,邊烤邊吃,讓人分不清在吃哪一餐。她們笑說:「我們不會離開。要一直堅持下去。」
謝綺燕喝著樹薯湯,眼神堅定地強調:「這是我們的家。」謝綺燕指出,民族村雖受重創,但並未被劃為特定區域,據重建委員會的專家調查,民族平台是安全區域,可供興建避難屋。
欲返鄉的南沙魯村民李惠民房子全毀,風災當天因去加油,陰錯陽差,一家人逃過一劫,笑說:「要永遠好好對待汽油桶。」目前已有民間團體協助南沙魯村民發展手工藝,族人表示,只要汛期有地方可躲,回鄉發展沒有問題。
除去情感因素與生計問題,文化衝突與支配心理也是族人排拒大愛村的原因。
林碧玉曾說,住進大愛村的原住民「從此可做好爸爸、好媽媽」,也希望日後「從空中看台灣,就可以看到大愛村」。
慈濟不斷對外宣稱大愛村要成為「全球典範」、原住民要「三不」以做為人品典範,並公開表示「要讓住進大愛村的台灣原住民在地球國際平台浮起來」,謝綺燕認 為:「這好像要『感化』原住民。」慈濟的種種作為,呼應永久屋動土前,慈濟宣稱大愛村要供國外「參觀」一說,失去主體性,讓族人相當不舒服。
一磚一瓦都不給
行政院長吳敦義曾承諾「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不強迫族人下山、可回鄉重建。但族人的返鄉路卻彈盡糧缺。謝綺燕表示,南沙魯村民願意自己出錢出地興建避難屋,供全南沙魯村民使用,高雄縣政府卻不允許。
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陳振川說明,民族平台要蓋避難屋必須變更地目,雖然民族平台被鑑定安全,民族村多數地區仍不安全;南沙魯村民希望變更地目興建避難屋, 好繼續住在民族村,對公務員來說恐怕是「無法承擔之重」,不願變更地目。南沙魯村民李惠民和高雄縣政府陳情,官方卻回應:「不住永久屋,連一磚一瓦都不會 給妳們!」
「這和之前說的不一樣!」1月11日,高雄縣長楊秋興視察災區,對欲回鄉重建的族人承諾、甚至簽署同意書,表示只要勘地確認安全,就可蓋避難屋。但勤和村民杜麗珠在2月11日前往大愛村落成典禮時痛訴,高縣府不僅不給避難屋,政府也完全沒有明確原鄉重建政策。
杜麗珠指出,勤和村除路通以外,水電等一切所需都由災民自力更生。杜麗珠表示,勤和村民堅持回鄉重建,除了情感之外,更因為921地震後原住民下山生活的 前車之鑑。「921很多族人離開山上到永久屋去,根本無法適應。」杜麗珠說,年紀大的原民只會講族語、中高齡者學歷不高,下山根本就是死路一條。
勤和村自救會總幹事劉行健透露,楊秋興不願提供避難屋的原因是「給族人其他選項,選永久屋的人會反悔」。11日當天,族人的陳情書送向總統府秘書處,只得到「為不影響推廣大愛永久屋,暫時不提供返鄉災民任何選項」的答案。
半年轉眼就過,年後不久又是汛期,劉行健指出,入住大愛園區的僅是少數族人,政府不該不顧回鄉重建的多數災民權益。但災民的請求如狗吠火車。
楊秋興透露,未來高雄的永久屋不排除擴增至1千5百戶以上;總統馬英九也說未來連同屏東等地區,將蓋到2千戶。然而,災民已經拒絕永久屋,為什麼還要蓋?或者,其實居民根本沒有拒絕入住的權利。
留言
政府官員憑什麼把重建的責任全部推到慈濟永久屋的頭上,而不提供其他選項?
這顯然是推卸責任。
-------------
對於這些事情我有一些看法:
原鄉重建是最佳的方式,畢竟這是保存原住民文化最有利的方式,也是平地人虧欠原住民的地方。(因此,我認為平地人主張自己也要「原鄉重建」者,不予支持。)
到底原鄉重建安不安全,真的要深入的調查,要「原鄉遷村」者,更要謹慎,越遷越危險的事例比比皆是。
原鄉重建的安全性也不能只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就好,至少要能保證路也是安全的。並應該找出適合的道路規模與工法。這可能就是交通便利性與國土安全性的衝突了。
總之,這件事原住民顯然是沒有辦法自己做的,政府不做,真的太夭壽。
----
而關於慈濟嘛!應該不會做這件事。
我問過一位慈濟人,猜測慈濟的基本態度是想「還山林於大地」,因此不會提供災民(不論是否為原住民)回去山裡面住這種選項。
至於原住民文化的特殊性,基於「眾生平等」的理念,可能不在其優先考慮的大方向裡。
這是慈濟作為一個宗教慈善團體的自我限制。我覺得難以苛責,該罵的是政府。
但問題就是,是慈濟強力要人住進永久屋啊。永久屋在有人反對時強硬動土,重建委員會已公開表示過:會這麼趕就是因為慈濟施壓。
政府妥協有不對,但慈濟憑什麼施壓?不要拿善當擋箭牌做了錯事以後再說那就是慈善或宗教團體的限制,強加於人不是善。
丟給慈濟蓋...他省事
只是我很納悶慈濟有什麼權力一定要人住永久屋?
慈濟又有什麼必要對政府施壓說不可以提供甚他選項給災民,一定要來住慈濟?
而重建委員會的說法,會不會只是政府官員把責任推給別人的說法。
對啊,我也很質疑哩。但也不見慈濟澄清或反駁,且問它們的態度就是:「我只跟真的災民講話。」不是嗎?
看到上面這段...
驚覺慈濟原來權力這麼大?
可以這樣施壓...讓政府說出這樣的話
為什麼一定要剝奪人家原本的生活?
我聽到的也是這樣,就是縣府審核;但就以蔡高利為例,他的問題後來能解決卻是慈濟。所以這也相當奇怪。
我不覺得是慈濟「樹大招風」的問題。今天無論把「招牌」換成誰,如果做法一樣是這樣,都會被指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