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昨天舉辦「韓國經驗-國會監督與落選運動」,邀請立委出席,但立委卻因立院甲級動員困於議場,突顯人民訴求不被重視的無奈。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顧忠華表示,目前公民監督行動已進入第4波,「這次希望是長波,可維持在一定頻率、定期監督。」他指出,監督國會是捍衛人民知的權利,台灣應盡快上軌道。韓國在監督國會已有8年歷史,值得台灣參考。


韓國環境實踐聯盟會長李京律說,國政監督目的在於讓國會正常運作。監督成員必須以市民團體為主,以滿足國民知的權利為基礎,保持中立地透過全程觀察而評價,最後則將國會議員的活動內容公諸於世。


李京律表示,監督委員開放民眾參加,但必須具專業性、使命感與中立。除了參與主辦單位的密集培訓外,更要前往國會進行5次的實習才能成為監督委員。他強調,監督者必須服裝整齊,必須懂得如何詳實收集資料,拒絕具政治色彩成員,並須具備良好溝通能力。


李京律說,參與的團體包括法律、反貪、環保、婦女等,成員兩人為一組至國會監督,其中一人必須是欲監督議題的專業人士,比如婦女議題,其中一位成員必須來自婦女團體。


監督過程中,成員必須詳實紀錄會議完整過程,如出席者、時間與質詢者、缺席者及其理由,每半小時重新統計缺席者姓名,「以前委員會藉上廁所而溜走,現在都 會盡快回來。」監督成員於監督前必須收集各種報導資料,監督成員可向議員詢問議題。韓國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也準備一本手冊,裡頭有所有議員的資料與注意事 項。


在會議結束後,監督成員必須將紀錄回傳秘書處,並以電話回傳突發狀況與事故,且需定期回報會議內容。這些民間團體會依照回傳紀錄評價,定期評選最佳的5名 議員頒發最優秀紀錄外,選前公布不適任名單,並發行「國政監督手冊」,提供民眾資訊,網站的點閱人數更是踴躍,每天平均有4、5千人瀏覽。


該聯盟從未拿過政府一毛錢,也婉拒民間個人捐款。剛開始由會長投注經費,之後靠會員費支撐。這些團體會進行產品行銷,如韓國的環保團體logo被普遍認可,產品廠商提撥固定比例的回饋金供監督聯盟使用。


李京律舉例,先前曾有一個政黨在前一次得票很高,但當選後稍微忽略民意,在這次選舉即透過監督聯盟的努力,使此政黨這次選舉落敗,「要知道,民意隨時都會變。」韓國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固定10月前往監督個別的委員會,因為此種壓力,議員辦公室在8、9月間也會通宵做作業。


早期前往監督時,李京律等人也經常被議員趕出來,但她們仍硬著頭皮前往;約經半年、一年的時間,國會開始認同,也主動給她們旁聽席。媒體也相當支持,目前 聯盟可監督國家安全局參與以外的所有會議。李京律表示,透過任何一位國民都可參與、不放棄任何細節的執著,一定可以落實民主。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理事長顧忠華說,台灣的情況相當特殊,民主這條路仍很漫長,也反映出民間團體力量不足。李京律表達願意協助台灣進步的誠意,希望台灣能在這波監督行動往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