砲火轟隆隆,綠黨怎麼活?
立委選後,綠黨聲明不會退縮、將放眼2012年立委選舉。然而綠黨是否能突破目前囿限?是否能繼續與社運團體合作?從綠黨舉辦公開「選後檢討」的會議及選民反應來看,恐怕頗有難度。
潘翰聲在選前評估綠黨約可拿到7%至10%的得票率,選後卻連能開政治獻金收據的2%都沒拿到,明顯不如預期。他表示,這是因為跟以往選市議員選舉做比較,認為社會支持度跟媒體報導較多,但因選制等複雜問題,仍無法突破難關。
都市改革組織理事彭揚凱直言,若綠黨將自己視為一個政黨,這次選舉顯然失敗。分析這次投票狀況,不投的人多半厭惡藍綠鬥爭,他認為中間選民雖不見得完全認同環保或社會正義,但那群人是綠黨需要爭取的,「然而身為一個政黨,綠黨較嚴肅考慮選舉也是近幾年才開始的事。」
如同許多聲援綠黨選舉的部落客在選前疑問「綠黨的政見到底是什麼?」彭揚凱也認為綠黨這次選戰打得太像一般政黨。他認為在選前綠黨支持的環境議題如台塑大煉鋼廠等,是品牌象徵、很運動導向,但選戰卻以正規軍方式打、訴求政策是全面性的,反而模糊了選民認知。
綠黨在台灣成立多年,知名度打不響,一直為許多人詬病。許多支持者認為這是在消耗原有支持者信心,「每次選後,每次都從頭開始!」。而「姿態太高」、「以為在網路喊一喊就有用嗎」等批評,從選前到選後一直持續不斷,綠黨內部也開始思考:「是否太過依賴網路?」
但綠黨沒財力、人力上又是校長兼撞鐘,加上其議題、觀念與欲爭取的投票年齡層多是經常使用網路者,因此依賴網路不是問題所在,而在未能好好經營。事實上,綠黨在經營選民上一直未有突破,除了網路上訊息雜多紛亂、選前倉促呈現外,南港社大講師陳宣靜也點出綠黨在實際操作上的盲點。
陳宣靜說,南港社大開課後從未拿過特優,但今年開了三堂公民課程,得到法務部、政風處跟教育局的矚目。課程中,學員結合Google Map跟Peopo等網路工具,教導公民如何寫新聞。陳宣靜先帶著成員認識何謂閒置場域,再讓學員分組找出南港的閒置空間,結果許多不為人知的議題就被學員發掘出來。
透過課程,學員發現更多與生活相關且自己關心的議題,如當地有座山,沒有任何消防設備,因此只要一失火,情況就相當危險。陳宣靜本身是綠黨黨員,也曾把訊息以電子郵件方式傳給綠黨,希望綠黨與學員接觸,畢竟是相關議題,但綠黨未在最選戰關鍵時刻前往,反倒是另名候選人蔡正元到場,學員因此對蔡正元印象良好。「我認為,綠黨至少要先經營公民概念跟意識。」
此外,觀察綠黨開票數較好的地區如花蓮、基隆,其得票率都遠高於綠黨政黨票。也透露綠黨與社團合作上的危機。潘翰聲說,原以為共同捍衛環境的許多環保團體會是盟友,「但開票後我們盤點過了,很多都是親民進黨的,未來不打算合作。」
潘翰聲認為,工運團體較有政治教育概念,但環保團體沒有,反應遲鈍。加上去年1208抗暖化大遊行,雖是綠黨發起,但因人手不足,庶務工作由其他環保團體包辦,議題操作上稍有偏頗,事後檢討出現針鋒相對,彼此也埋下間隙陰影。
銀行工會聯合會秘書長韓仕賢直指,綠黨搞不定環保團體,肯定也搞不定工運團體。火盟成員賴香伶就說,當初火盟跟綠黨談結盟時,就說好日後對外宣成名號一概為「綠黨˙火盟」,但以選後綠黨立委候選人徐文彥寫的「帶著微笑投下的選票,為台灣種下58,473顆綠色的種子」一文為例,即因全篇充滿綠黨想法、綠黨頭銜,而遭人質疑:「不是綠黨火盟一起選嗎?而且火盟王醒之有3千多票,怎麼只有綠黨的未來想法?」、「我是衝著火盟才投給綠黨耶!希望綠黨能有所調整,往基層群眾的組織方向邁進,而非僅朝向菁英政治啊。」
火盟立委候選人王芳萍本身既是火盟成員也加入綠黨,她認為這次合作有些倉促,彼此都還要學習。因運作過程中,綠黨負責許多行政工作,有些地方或許因火盟未參與到,因此只出現綠黨名號,她覺得尚可理解,只是對許多衝著火盟投下這一票的選民就會質疑:「我拉人投綠黨,未來火盟要做什麼?」
韓仕賢表示,社運團體各有想法,要求大家把力量資源導到綠黨相當困難,因此綠黨若真定位自己是「都會型政黨」,就要去做都會地區的紮根。「這工作也萬不能在選前才作,而是現在就要開始打點,不只談環保,也要談女性、勞工、弱勢,才能擴展基本盤。」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認為,有很多團體做過和綠黨相似的相關論述,如農業、有機等,其核心價值與綠黨口號很相容,只要接洽這些小團體,也是宣傳的管道之一。他尤其認為新興、永續產業這一塊必須當成主要議題,建議綠黨專心搞議題,認同的民眾自然就會來。在批評砲火轟隆聲不斷、火盟思索是否、如何與綠黨繼續合作的此刻,綠黨恐怕需要把握時間,打好基礎工作,再想「快政治」的問題!
留言
翰聲的意思,也許是指不再經營這些團體的領袖群表態支持綠黨吧。
工運先不談,常聽說台灣的環保運動是n頭馬車,大概也和這種合作時的摩擦脫不了關係,或許比較理想的綠黨,是環保團體的一大集合,而不是另一個環保團體吧。所以,贊成文魯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