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台博館看展覽(下)
除了《波西米亞偶戲展》外,台博館今年還有一項重要的展覽,也就是五元老師介紹的《台灣博物館˙百年風華》。相信不少人對於台博館的記憶都相當深刻,因為它幾乎是小學校外教學必到之點,門口的兩座銅牛也是很多人的共同回憶(童年來必騎!)但卻鮮少人清楚台博館的歷史。
這次台博館舉辦的展覽,特別呈現博物館建築百年的變遷發展軌跡,包括建物設計、建造、風格、特色,以及百年間各項重要展覽回顧,最重要的是,有多樣未曾露面的珍品,相當值得一看。
上週在台博館等遲到的N,順便跟環資的淑慧拿資料,但她們兩位都遲到,我只好百無聊賴地在門口看DM。看得入迷的時候忽然有人拍了我一下,說了一句:「妳是xx?」一回頭,竟然是五元老師。他還一臉疑惑說:「咦,認錯人,那ㄟ細哩?」真白癡,認錯人還認到認識的人。後來知道,原來是五元老師要幫環資三月在台博館策展的內容提供方向,那天場勘。因為巧遇,所以讓五元老師當起解說員。
國立台灣博物館的前身,是一八九九年日本政府殖產局設置的商品陳列館,主要掌理蒐集與陳列台灣島上的文化、技藝、產業物品和台灣教育文化的文獻書籍,供日人治台參考。
一九○六年十二月,因台灣縱貫線鐵路通車,加上國際間普遍流行蓋博物館,因此當時的民政長官祝辰巳興起蓋博物館以紀念治台有功的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這是展覽重點之一,後敘)。不過當時因為沒有什麼經費,所以曾發起了「一人一元」的捐款活動,博物館地點就選在新公園內的台北天后宮舊址。因此,這座博物館某程度上可以說「很台灣」(笑)。
此次展覽可分為過去、未來兩大部分。在過去階段又分為幾方面呈現:包括建築特色、史料,以及文物。這個展覽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可以隨時進行實物與知識的對照。走在其中,那種驚嘆感會非常強烈。
雖然台北有不少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如台大醫院,但我覺得台博館是最為迷人的一座建築。因為它雖然俱備文藝復興時期的特色,在內部裝潢利用鑲嵌彩繪玻璃而給人華麗大方之感,在外觀更試圖融合較早期的希臘古典時期建築特色,讓博物館的莊嚴感油然而生。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有別於中世紀採用高尖塔、尖形拱門及窄長彩色玻璃窗等特色,較偏向古希臘及羅馬人的建築概念,大量採用圓頂、拱門及圓柱。然而古典時期希臘建築風格又區分為多利克式(Doric)、愛奧尼亞式 (Ionic)和科林斯式(Corinthian),台博館採用的即是較早出現的多利克式。
多利克式的特徵在於支撐屋頂的石柱(column)。石柱包括柱基、柱身和柱首。其中山形墻 ﹝pediment﹞更是希臘式建築特色,也就是將屋頂重量放於直立石柱上,並且沒有裝飾。台博館的正面便可明顯看出。但若站在土銀附近往台博館看,又會看到高達30公尺的文藝復興風格圓頂建築,利用視線所及做建築變化,相當迷人,也使得台博館過去一直是明信片上的重要常客。
說到明信片,在展場內有一區特別呈現過去幾十年來的明信片、發行的彩券等,上頭都印著漂亮的台博館。五元老師指著那些明信片唱起一首老歌,「月色照在三線路,風吹微微…」對,就是鄧雨賢的月夜愁(媽啊我會唱…)。看這些老照片、老明信片的重點:找三線路。
站在台博館門口往前望,就是館前路,現在的館前路塞滿了麥當勞、怡客咖啡、新光三越跟無敵多的補習班,但在幾十年前這裡其實完全淨空。所謂「三線路」,是因滿清政府統治台灣時開拓的路很狹小,日本人來了之後,便大刀闊斧地各大城市開闢寬廣的馬路—中間快車道,兩旁慢車道,總共三線,故得名。
五元老師說,除了台北車站,高雄火車站的中山路(現在也是有著麥當勞…)也是三線路。當時的三線路上很少看到摩托車或汽車,多半只有客運、貨運,所以月光灑落、情人相伴時特別詩情畫意;不過,等不到人的「稀微」也就可想而知。
提起台博館的建築結構,就要提它的裝修材料。一直覺得日本人在建築這方面是非常紮實且講究美學的,三義的龍騰斷橋(魚藤坪斷橋)即為一例。台博館的裝修材料相當高檔,除了從日本引進赤阪的黑大理石、水戶產的白寒水石,木料更台灣檜木為主,走在裡頭,檜木散發的沉穩感不言自喻。
在展場內,會看見兩三個石柱珠,看起來不起眼,卻是已經消失的台北天后宮遺構。當時日人統治台灣時,把台北的城牆全都拆光光,不過城牆遺構還在城區內,唯有天后宮的石材怎樣也找不到,最近才被發現在台北賓館內。五元老師透露,其實新公園內就有不少「被當成椅子坐」的石柱珠,這次展覽為了呈現天后宮跟台博館的「糾葛」,特地搬了兩個進來,感覺下次在公園內歇腳,實在得當心啊。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先前提到的兒玉源太郎跟後藤新平。和我相同年紀的人去逛台博館,大概都不會知道這兩個人。走進台博館大廳兩側有兩座大花瓶,其實原本放的是這兩位日本人的青銅像。
照片延伸閱讀:
國立台灣博物館
國立台灣博物館Ⅱ
百年風華˙台灣博物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