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候選人的環保作文
【記者胡慕情專題報導】 全球暖化日益嚴重,改變人類開發行為已勢不可擋,隨著大選將近,兩位總統候選人分別提出環保政見。但近年大開發案如雨後春筍冒出、蘇花高環差專案審查更於日前闖關成功,兩位候選人的環保政策是否真有落實可能與空間?
迴避立即行動部分
兩位總統候選人馬英九、謝長廷提出環境政見時,就引起環保團體諸多批評。批評內容不外乎政策過於一般,雖將經濟、環境等概念扣合,「卻都停留在概念上,對於可立
台灣生態學會台北工作站主任廖本全直接以「都在抄作文」形容兩位候選人都提到的「國土復育」。廖本全說,馬英九的環境政策表面看來完整,但其實是將環保團體各種
長期以來,環境議題一直被政治選舉消費,環保團體難已再相信「提政見一定會落實」的可能。但廖本全認為,仍可藉由一些蛛絲馬跡檢驗候選人是否具總統格局,其中最
所謂整體性包括候選人對政策的認知,以及如何回應問題。一位領導者必須優先考慮目前台灣環境遇到哪些問題,才能設定目標,再進一步擬定解決的策略方案與途徑。
以此分析,廖本全認為馬英九的政見有許多盲點,「因為他其他政見跟環境政見有衝突」,比如「愛台十二建設」中不斷提及的區域均衡就是舊思維。讓環團更覺危險的則
整合體制復育國土
相對而言,謝長廷針對馬英九也提到的海洋問題卻率先分析現況,再講永續策略。謝長廷的策略中包括加強環保、整合管理體制,土地資源分配(國土復育)等內容。廖本
當掌握海洋的清楚資料後,才能進一步進行海岸規劃。廖本全讚賞謝長廷提到「分區管理」,認為若此制度能落實,未來極度敏感區域將不會被錯誤選址、面臨開發危機。
廖本全透露,謝長廷的政見由學者捉刀,且其中國土規劃內容早由經建會提出已久,執政8年的民進黨卻未曾好好處理國土規劃與原住民之間的衝擊,「這條政見只會一直
前環評委員、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李根政分析,雖然馬英九與謝長廷分別針對暖化問題提出低碳經濟趨勢與溫室氣體總量管制,馬英九主張在2020年回到2008水準
政策皆無一貫性
李根政直指兩人的政策沒有一貫性,包括提高國民所得、兩岸三通等活絡經濟的作為,都不見得能與低碳經濟結合。李根政表示,馬英九並無提及如何抑制高耗能污染產業
「造林雖可減碳,但實際助益相當少,光中鋼的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就高達2200萬噸以上。」李根政按指標換算,若要平衡中鋼排放,以一公頃種2千萬棵樹計算,至少
無法擺脫政黨包袱
謝長廷曾表示,若台灣鋼鐵需求足夠,或許不需興建台鋼,但李根政認為蘇花高強渡關山一事,就足以顯示謝長廷無法擺脫民進黨包袱。李根政指出,總統陳水扁與民進黨
李根政認為,提高就業、讓國外資金回台灣投資都相當重要,但目前兩位候選人的經濟政見依然包含太多開發思維,「投資愈多,環境破壞愈大。」兩位候選人的經濟政見
正因資本主義難以抵抗,兩位總統候選人更該思考如何在環保潮流下,走出台灣的路。但李根政坦承,雖然高附加價值、低碳經濟是時勢所趨,但目前台灣產業結構仍以基
聆聽地方居民意見
不過,周東漢認為,兩位總統候選人仍可在選前有些作為。單就蘇花高來看,兩位候選人都提出「花東永續」,且必然有一位將成為未來總統,對於不公正、透明的審查結
他以南韓清溪川為例,在整治前,南韓政府曾舉辦3千多場說明會,周東漢認為,針對目前台灣產業結構問題與外在減碳壓力下,好的國家領導人應給予人民與重大開發案
此外,周東漢也認為一個月前謝長廷曾提出行政組織再造、成立環境資源部的內容,是對台灣環境有較好發展的政見,也是目前民進黨執政任內可立刻落實的內容。同樣的
檢視兩黨落實承諾
由於國會多藍色把持,許多人投票時,不免認為應投綠色以達平衡。但廖本全認為,選民在投票前,反而應該先檢驗綠色執政。他指出,民進黨能勝出,與環保團體和黨外
廖本全表示,環團與其他社運團體不盡然相同,因為環團面對的是無聲的環境,須與開發者、政府、地方派系等整體利益結構對抗。當環境議題未有直接受害者時,就不會有太多反抗聲音。廖本全認為,關心環境的選民應檢驗兩黨是否落實環境基本法?重大開發是否悖離永續思維?綠色團體是否被拿來當作施政無能的代罪羔羊?唯有選民重新反問自己這些問題,才可能投出與自己理念相符的一票,並進一步在其中一方候選人執政時,有目標地積極監督與檢驗。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