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不進步,開發與環保水火不容
【記者胡慕情特稿】 近年生物多樣性受到重視,加上政治力影響,一切冠上「台灣」之名的野生動物逐漸受到關注。諸羅樹蛙是台灣特有種,過去身為環保團體戰友的台南縣長蘇煥智不可能不知道重要性,但諸羅樹蛙為何仍受急迫威脅?
三崁店早在30多年就是建地,18年前糖業沒落,台糖紛紛關閉糖廠,由於無力負擔經營,便將許多建物打掉,只留防空洞及些許古蹟。台糖一直想將此地轉為開發用途,但經6次招標全都流標,原因在於此地遇雨則積水,若要開發,必須填上1至1.5米的土;而此地又發現台灣特有種諸羅樹蛙,一旦開發,對環境與人類生活的衝擊顯而易見。
然而,三崁店糖廠開發案卻未經環評,根本原因在於此地早已進行都市重劃。都市重劃的基本邏輯便是為了人類而改變環境;早在幾十年前,台灣政府就利用此一法令工具,四處「製造」可供建築販售的土地。當時環保意識尚未抬頭,許多重要生態議題就此犧牲。可惜的是,當環保意識、動保概念開始受到重視,法令卻未能隨之進步。
環保署雖為環境保護機關,權責卻被限縮在污染防制等環保的最末端;從最近幾件大開發案檢視環評法,更不難發現環評法只是環境保護的最底限,如中華白海豚與台塑大煉鋼廠衝突,卻只能卑微地等待「補救措施」,而非得到安身立命的生存權。
無獨有偶,三崁店的問題,出在「都市重劃土地若進行開發不需環評」的未進步法源,與台糖早將一塊有古蹟之處特別切割劃出,表明要做公園,因而能規避開發土地不達10公頃須經環評的相互糾結;蘇煥智忽視專業、力擋諸羅樹蛙的動作,更不啻為避免動保法介入、阻擋開發的第三道防線。
由此觀之,諸羅樹蛙事件不僅突顯台灣對保育觀念的退步,更突顯台灣從來就缺乏對整體環境的詳細調查與認識,加上法源未能整合開發與環保間的各種矛盾。若再不正視此一陳痾,開發案與環保的戰爭,恐將永不止息。
三崁店早在30多年就是建地,18年前糖業沒落,台糖紛紛關閉糖廠,由於無力負擔經營,便將許多建物打掉,只留防空洞及些許古蹟。台糖一直想將此地轉為開發用途,但經6次招標全都流標,原因在於此地遇雨則積水,若要開發,必須填上1至1.5米的土;而此地又發現台灣特有種諸羅樹蛙,一旦開發,對環境與人類生活的衝擊顯而易見。
然而,三崁店糖廠開發案卻未經環評,根本原因在於此地早已進行都市重劃。都市重劃的基本邏輯便是為了人類而改變環境;早在幾十年前,台灣政府就利用此一法令工具,四處「製造」可供建築販售的土地。當時環保意識尚未抬頭,許多重要生態議題就此犧牲。可惜的是,當環保意識、動保概念開始受到重視,法令卻未能隨之進步。
環保署雖為環境保護機關,權責卻被限縮在污染防制等環保的最末端;從最近幾件大開發案檢視環評法,更不難發現環評法只是環境保護的最底限,如中華白海豚與台塑大煉鋼廠衝突,卻只能卑微地等待「補救措施」,而非得到安身立命的生存權。
無獨有偶,三崁店的問題,出在「都市重劃土地若進行開發不需環評」的未進步法源,與台糖早將一塊有古蹟之處特別切割劃出,表明要做公園,因而能規避開發土地不達10公頃須經環評的相互糾結;蘇煥智忽視專業、力擋諸羅樹蛙的動作,更不啻為避免動保法介入、阻擋開發的第三道防線。
由此觀之,諸羅樹蛙事件不僅突顯台灣對保育觀念的退步,更突顯台灣從來就缺乏對整體環境的詳細調查與認識,加上法源未能整合開發與環保間的各種矛盾。若再不正視此一陳痾,開發案與環保的戰爭,恐將永不止息。
留言
心有所感
在自己的部落格記錄了一些想法感受
並引用了你的文章
已註明出處
如不方便
我再將引用的部份刪除掉
謝謝!!
關於社會議題等請大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