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技遇上樂生
【記者胡慕情專訪】3D眼鏡不只能看電影、Wii也不只是玩具,它們是新的社運工具,幫助不被看見的「被看見」。8月19日,一群關心社會議題 的年輕人所組成的青年環境智庫,將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合作舉辦「未來公民媒體科技論壇」,運用「遊戲媒體」概念,要讓樂生療養院議題更加 廣為人知。
青年環境智庫成員李佳達表示,樂生療養院雖廣為人知,但大眾對樂生的想像多半「只有衝突,不知細節」,為了突破院民不被了解、污名化的困境,他透過兄長李佳勳與MIT媒體實驗室合作,將樂生院民的故事設計成街頭遊戲,吸引更多人關心。
街頭遊戲一共分為兩部分,設計概念由院民生命經驗出發,硬體裝置則分為「前菜」、「主菜」兩部分。首先改裝wii的主機與搖桿以模擬挖土機,讓玩家可以自由選擇要如何拓寬樂生、挖掉多少土地。「但玩家不會知道自己在破壞樂生,而且會有積分。」
接著進入主菜,讓玩家戴立體透視眼鏡,只須轉動轉盤便會從中看見院民及其生活相關細節做成3D的立體投影。李佳達說,如此設計是因樂生院民長期活在窺視之中,又因殘缺疾患與社會產生距離。「社會幾乎是用『看動物』的眼光看她們!」
3D眼鏡最後一張畫面則是院民拿眼鏡看玩家,「這不但會讓人覺得彼此有交集,更希望玩家知道自己在某種程度上,也位於被社會窺視與消費的位子。」最後再向玩家揭露「前菜」的積分意義:「挖的程度就是保留面積多寡,讓玩家進一步理解保存方案。」
李佳達說,MIT媒體實驗室去年才成立,意旨利用互動科技媒體形式改變大眾對公共議題的印象,「若採遊戲方式可影響上萬人、大於一般報導的話,有何不可?」
MIT媒體實驗室曾在美國科羅拉多一個相當排斥外來者的礦區小鎮進行過類似實驗,當地因挖礦產生嚴重自然破壞;MIT媒體實驗室進入當地後,利用互動媒體進行社區導覽與解說員課程,當地人在接受外面資訊後才發現事態嚴重,於是起而社區改造。
李佳勳本身是實驗室成員,原本進行自閉兒研究,利用互動媒體降低自閉兒對外戒心,發現這與樂生院民處境大同小異,於是將這套模式帶回台灣,希望幫助台灣更多社會議題被看見。
李佳達原先構想在校園進行,但最後仍希望讓院民與參與者實際接觸。因此在8月19日的課程安排樂生院導覽等活動,搭配英文解說,並有MIT媒體 實驗室成員演說「公民媒體的未來」,希望打破一般人對「媒體就是採訪」的概念,教導參與者如何利用各種形式宣揚議題。午休時則可試玩互動裝置。
可惜的是,李佳達原希望將互動裝置留在樂生院中的文化園區,但日前通過的漢生人權保障條例卻將此保存條文刪除。不過,李佳達並不氣餒,「在8月 19日的活動後,我們會和相關單位接洽,希望放在北市東區街頭或北美館,讓更多民眾看見!」欲知更多「未來公民媒體科技論壇」詳情可上:http://blog.yam.com/yetank/article/16554741
留言
我於馬英九官方網站
發現一位網友buzi似乎未經您同意偷取您文章轉載
請見下列網址
http://www.skymap.tw/client/ForumDetail.php?DSCDOCTYPID=00au8ixomgx6mnco&DSCDOCID=00avwcp30igofbnb&List_Page_Num=
若該文實未由您授權給buzi轉貼
則buzi已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與著作權
我關心所以來告訴您
煩請您查察
謝謝您
您好,我到您所指出的網址瀏覽過了,如果您指的是北京奧運黑心貨這篇的話,其實Buzi引用的並非我,也非阿潑的文章。他陳述的內容則是我與阿潑寫的書裡的大要。另,若經常瀏覽本格的朋友即知,本格所有公共議題文章都歡迎自由散播轉載,謝謝您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