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掰,台灣最後一塊泥灘地!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台灣最後一塊泥灘地即將消失,保育類鳥類大杓鷸也將不保!昨天西濱快速道路於第177次環評大會有條件通過。環保團體對此表示遺憾,且不排除提出行政訴訟。
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說,台灣大杓鷸族群數占世界1/10、彰化占90%以上,並被聯合國世界自然保育聯盟公告為「受脅物種」;此地為台灣少有泥灘地,有迫切保護必要。
西濱快速道路開發十多年,剩彰化芳苑至大城未開通,主因為公路總局未規劃避免破壞大杓鷸棲地的替代方案。荒野保護協會保育部主任周東漢表示,環團只求不破壞生態敏感區,且行政院已通過「永續海岸整體發展方案」,內容明訂「最接近海岸第一條公路向海之陸域地區,不再建設國道及省道」。認為此路不宜規劃在台17線以西。
西濱中工處長陳進發在9月23號曾向環團承諾將預留201至208K前後一公里進行「替代道路」規劃,再和「原規劃路線」比較,選擇最佳方案。但保育團體擔憂路線評選著重工程技術。建議修改為「201至208K為生態敏感區,海堤以東3百公尺範圍內不得有擾動地表行為」並寫入會議結論。
但陳進發昨天卻說,公路總局面對許多意見團體,無法承諾一定會退3百公尺。且原方案是以民國85年通過的路線為準,政院願意核定此路線,不違背國家政策。並修正原保留爭議路線前後一公里長度寬為7百公尺。
環委決議認同公路總局只要保留201至208K前後延伸7百公尺以利替代方案評估的說法;要求公路總局評估環團提出的退後3百公尺以上的替代方案,再送環署審查,並要求建立監督機制,由彰化縣政府籌組。
針對台灣環境行動網成員呂翊齊質疑開發單位未依專案小組第3次初審結論,應對保育鳥種提出具體保護對策與降低干擾措施如採雙邊半包覆式工程施作一事,公路總局認為半包覆式無法實現,但部分隔音牆可改為雙邊
爭取保育濕地十數年的蔡嘉陽對結果表示遺憾與難過,認為環評大會結論與專案小組結論無異,並未提高對保育鳥類的保護措施。10月27日他代表台灣參加國際濕地保護聯盟會議時,將發表棲地破壞與台灣大杓鷸因開導致族群量變化一事,呼籲公路總局審慎評估環團提出意見,勿以工程技術及短期效益為最高指導原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