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以農立國的台灣,因工業污染變成以「毒」立國、嚴重影響食品安全。政府未能從源頭管制,環保署每年都得為工業局收拾殘局,去年整治受重金屬污染土地,就花了至少2千萬。


衛環委員會質詢環保署長重金屬污染農地狀況,其中彰化、桃園、新竹、台中等地區農地污染嚴重;彰化縣在96年度的調查採樣462筆土地約102.27公頃,其中有48.14公頃農地的重金屬超出食用作物農地土壤污染管制標準。


農地污染來源極多,以日本為例,80%為水、13%為廢棄物、8%為空污,「台灣主要是工業廢水污染,詳細數字…沒有統計。」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委員會執行秘書蔡鴻德尷尬透露,台灣的農用灌溉與工業排水沒有分離,放流水污染農地情況遠高於日本。


環保署水保處表示,重金屬污染多屬傳統重工業如電鍍等產業,目前農地重金屬污染物以鎘、鉛、汞、砷、鉻為主;有機汞與鎘容易被人體吸收,上述重金屬更會分別引起腎、肝、神經系統受損等問題,其中鉛對孩童具有高毒性。


蔡鴻德表示,環署每年都會進行土壤管制調查,一旦發現問題,就公佈場址並整治,對污染農地會先請農民休耕,農委會補助休耕計畫20年期240萬元。蔡鴻德說,這些休耕農地會以較耐重金屬污染且能吸收的花卉為主。水保單位也會進行後端防治,如加強稽查、要求專管排放等方式減少污染可能。


然而,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李根政指出,後端防治永遠無法解決問題。灌排分離「早就可行,只是政府有無決心」。李根政指出,10多年前早就討論過灌排分離一事,據當時估算,只要10多億就可完成;若政府有心改善污染問題,政府只要提撥《農村再生條例》2千億的一小部分,就可保障民眾及環境安全。


水保處無奈地說:「源頭管制是產業調整。」政府無法落實灌排分離,跟工業區無法集中有關;李根政透露,依經濟部公告的數據,全台違章工廠約有6萬多家,「不集中管理就算了,竟還有立委提案讓它們合法化!」


李根政擔憂,台灣農地隨著產業發展,已不只是傳統重工業的重金屬污染物,以高雄後勁溪為例,放流水中竟檢驗出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新竹霄裡溪也有毒性化學物質,「這些都不列入放流水檢驗項目。」


蔡鴻德說,VOC及部分高科技污染物都有一定標準,「若健康風險評估沒問題,應可不列入。」環保團體認為,健康風險評估在台灣才剛起步,為了土地及民眾健康,環署就算無法撼動產業結構,至少要加強放流水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