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民大聲說】我想有個家
莫拉克遠颺,災區百廢待舉。民眾面臨家庭與村莊受重創而分崩離析,學校與老師的角色更加任重道遠。環境與教育的重建刻不容緩,卻逐漸隨著媒體熱度降溫而遭 到忽視。重建是條漫長的路,災區真正的需要是什麼?將藉由系列報導,聆聽災區聲音,反映災民心目中期待的家園圖像。
「我們都超喜歡夜祭的!」綁著馬尾、眼睛水亮的小林國小二年級學生呂宛靜笑著說:「小林平埔族夜祭好玩、熱鬧、人超多!」高雄縣甲仙鄉的小林國小學將平埔 文化融入課程,學生對平埔文化都相當認同,每次夜祭是她最開心的時候。但小林村滅村,國小也不見了,她說:「我們都希望小林國小再回來!」
「去年卡玫基颱風襲台,小林村就已經淹過一次。」小林國小校長王振書滿臉疲憊地說,去年颱風帶來的土石流,將操場全部掩埋,災後清理重建還沒結束,「沒想到這次風災,竟然把整個校舍都帶走。這下子學校的平埔文物,全部都不見了!」
小林滅村 平埔文化斷根
平埔原住民族群在近代台灣歷史舞台上始終被刻意隱藏;人類學者認為,台灣人若要建構族群主體性、了解自己的歷史文化,對平埔族群進行系統性研究工作,是重要而迫切的課題。
小林國小總務主任黃德信說,鄉公所每年農曆9月15日都會辦理平埔夜祭,小林國小設有平埔文物館。除了教室、校園的平埔風格佈置外,平常校方也會對學生介 紹平埔文物,課程中融入平埔文化。長期以來,藉由耆老、校方教育與專家學者的協助,小林村讓平埔文化發光發熱,黃德信擔心,這次滅村恐將威脅平埔文化及族 群命脈的存續。
目前小林國小暫借甲仙國小上課,原本78位學生,如今含幼稚園只剩下28位。王振書雖認為復校與復村應合併進行,復村用地也已暫時選定五里埔,但因用地安全尚未確認,家長無法分心顧及復校與文化傳承問題。
沒有家,哪裡有學校?
小林村民江美慧和先生與兩個孩子住在小林村第9鄰,事發當天緊急逃難、目賭滅村經過,「想起來就難過。」江美慧兩眼無神,喃喃地說:「真的要先給我們安穩居住的地方啦!連住的地方都沒有,怎麼可能想到學校的事?」
她頓了一下又說:「希望復校啊,但小林村一下子失去那麼多孩子,現在經濟不景氣,沒人敢生,學校還有孩子嗎?老師要到危險的地方教書嗎?」
江美慧的疑惑,反映出小林國小復校關鍵。高雄教師會理事長劉亞平分析,目前小林村暫選在五里埔重建,行政院允諾盡快確認用地安全,「但復校用地選在關山, 未來廢校只是遲早的事。」劉亞平指出,「重建用地五里埔與小林村,約有2、3公里距離,但關山離五里埔卻有10公里,對學生與家長相當不方便。」
小林國小復校地點是關山村已廢校的中興國小,原本已有建築硬體,復校程序可能較快。高雄縣政府水利管理處長韓榮華透露,去年卡玫基颱風襲台,關山村災情比這次小林村嚴重,人也死很多,只是沒有滅村而已。
事實上,今年關山村狀況也很慘,當地居民指著奔騰的溪水說:「河道暴漲10倍!」沿路所見都是破碎的泥岩地形,風災一周之後,居民沒水、沒電、沒食物、對外失聯;可是因為沒死人,所以連空投物資都沒有。
關山居民吳小姐氣憤地說,她們已經是受災戶,還要冒生命危險搭便橋,「根本是二等公民!」便橋離暴漲的河面也不過50公分左右。不少家長擔心,若小林國小在中興國小復校,難保舊事不會重演。
王振書不便發表對復校的意見,「家長的考量最重要」;倘若確定廢校,小林國小教師將以廢校標準辦理,「也就是廢校超額教師,看能否移撥到別的學校。」
廢校危機 重擊原民文化
小林國小廢/復校問題,反映偏遠學校,尤其是原民學校在風災中面臨的問題。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助理員黃智慧認為,小林國小面臨的問題是災區學校共同困境,因為重建條例完全棄守文化。
黃智慧指出,這次風災,人口數最少的原住民遭受最嚴重的打擊,政府理應投入最多資源拯救弱小族群在文化傳承遭遇的致命性危機。但重建條例卻未見文化主管機關對文化的關注。
「八八嘉南山寨組織」進一步表示,對原住民來說,延續生命不能只提供物質的滿足,更重要的是維繫與傳承文化。土地就像母親,供給人們生命,土地與祖靈是原住民生存的重要文化。原民學校可以傳遞外來訊息,是部落與外界的重要中介橋樑,扮演文化傳承角色。
政大教育系教授鄭同僚也指出,併校,將切斷孩子與原鄉連結、切斷當下社區生活/文化的中心、切斷未來社區發展的基礎;而廢校後更無法吸引外地人定居,村莊發展也會遇到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風災突顯環保的重要性,偏鄉學校更扮演知識傳遞角色。過去已有不少偏遠小學藉由學校做為推動環保概念的中心,進而發展社區營造、達到活絡社區功能;例如桃園義盛國小以村中的宇內溪為中心,透過學校,結合居民,進行護溪及護漁工作。
靈魂工程 重建族群精神
小林國小復校有其重要性。「八八嘉南山寨組織」認為,小林國小復校除了需要重視村落與校地的安全之外,復校過程更應讓居民參與討論,而非以強迫的方式「幫助」村民。
八八嘉南山寨組織強調,需要重建的不只外在建築,更重要的是原住民文化的傳承。「只要有老人家,就是智慧的所在。」「當我們守護住文化,將是災民心靈上的 最佳聊慰。」黃智慧表示,當政府願意守護珍貴民族文化命脈,民族文化自信心就會化成一股精神力量,支撐部落日後更艱鉅的復興工程。
黃德信說,若家長同意復校,他一定會積極爭取旅外的小林居民讓孩子回來上學。他分析,學生人數夠多,才會有比較好的同儕學習效果;這次風災造成許多耆老不幸過世,小林國小希望爭取專家學者入村協助文化重建。
小林村民已決定,今年的小林夜祭要繼續舉辦,顯示村民重建家園與保護文化的決心。他們希望政府盡快確認用地安全,讓村民趕快復村、復校,還給孩子傳承平埔文化的空間與家園。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