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提疏浚 民間籲復育為本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全國治水會議中,縣市政府認為應靠「疏浚」與治水工程解決災害,但環保團體與學者都認為,「疏浚不能盲目、首要之務還是水土保持」,否則災害只會無盡循環。
中央、地方忙清淤
水利署長陳伸賢說明,莫拉克帶來的豪雨重創水利設施,水利設施多為百年一遇,因應極端氣候,防災設施需要調整。風災造成超過4萬公頃崩塌地,有上億土方堆積,需要緊急疏浚,否則會再度釀災。
台南縣長蘇煥智直指:「淤積不處理,談其他治水策略都不切實際。」水利署8年8百億的治水預算執行不到一半,有做的地方才有效,加上只管排水,治水預算必須增加。
屏東縣長曹啟鴻埋怨,過去林邊溪是中央管河川,成為縣管河川後,只給縣府5千萬治理預算。林邊溪在中央管轄時就被埋下截彎取直、河床開發造成河道縮減等問題,加上林邊佳冬一帶地層下陷嚴重,治理成為大挑戰。
高雄縣長楊秋興擔憂,災後高雄縣內多條河川墊高超過10米,其中寶來和勤和村土石堆積嚴重,若不盡快清淤,可能會變成另一個小林村。蘇煥智主張「災後治水 疏浚是最好的擴大內需、振興經濟政策。」他指出,上億土方經疏浚後可避免災害、又有收入,沒道理不做;但水利人員受限於疏浚與圖利的模糊地帶,政府應協助 水利人員「敢做事」。
楊秋興也同意,河中土方「不是國有財產,而是障礙物」,因疏浚牽涉土方運輸問題,建議政府應思考簡化疏浚手續。莫拉克災後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陳振川表示, 重建委員會已通過「莫拉克颱風災區申請河川疏浚簡化計畫」,希望中央與地方合作,在明年6月前能完成2500萬方的疏浚量。
陳伸賢補充,挖出砂石可標售,可望開放砂石買賣,預定這周報政院核定「加強野溪及水庫疏浚」,明年治水預算將達774億,獲地方砂石公會支持。農委會水保局長吳輝龍表示,水保局將進行山坡地造林以復育國土。
民間、學者提復育
綠色陣線協會成員林長茂認為,水利署的治水政策只是治標。「談疏浚,首先要知道砂石從哪來。」林長茂認為,大量砂石源自行政管理疏失,超限利用取締不彰與造林政策都要檢討。
他指出,農委會本該嚴格取締山林超限利用區域,但水保局非但不管,還不斷解編或解除管制;下游河川河道又因特權介入被佔用,這些問題不解決,整治根本無用。
中興大學水保系教授段錦浩直指林務局造林政策大錯誤。「林務局補助造林20年,配合造林的人為了要補助,20年就會砍一次。」段錦浩說,這會造成「砍大樹、種小樹」的錯誤循環,林務局有必要考慮徵收必要復育區以長期復育。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石門小組召集人陳儒東也反對水保局擴大野溪治理。陳儒東說明,野溪就是下雨才有水的溪。水保局的整治在旱時無用,只能在雨季時讓野溪的水 集中,但最後要匯到主河道,加重中下游負擔。他主張省下工程費用,辦滯洪,延緩野溪的水進入主河道,才是正確的治水觀念。
河川疏浚非萬能
台大土木系名譽教授洪如江提醒,治水應是「水土林海一起治」。洪如江認為,過多泥沙確實需要疏浚,但量要控制適當量。他指出,台灣多數河川中游後段及下游河口及至海岸線,有嚴重沖刷問題,造成橋墩基樁懸空、兩岸堤防基礎崩壞,都因上游泥沙供應不足。
泥沙供應不足除因水利單位在上游興建水庫與攔沙壩,包括清淤時將上游泥沙帶走。「整條河流哪裡該浚、哪裡不該浚,水利署都沒談清楚。」洪如江表示,河川疏 浚量與疏浚處可透過水工模型試驗得知,但水利單位都跳過此步驟,只談疏浚,未來邊坡堆積泥沙恐怕會加速崩落、造成更嚴重的沖刷,進而釀災。
中華水土保持學會理事長游繁結認為,現有大量土方應以原地保持為主。他說,以6千萬方估計,就算天天運,「也要5百萬輛卡車、平均每分鐘一輛卡車運出才運得完」。他說:「土沙是禍原,也是資源,如何看待是關鍵。」
學者呼籲,疏浚不是救命仙丹。治水需對河川流域有整體了解,國土保育是關鍵,愈早進行,災害就愈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