靄靄白雪,鋪滿山頭。樹木用枝枒承接上天的恩賜,在陽光照耀下,慢慢融化成珍貴的水源




水,切穿山谷,從合歡山開始匯聚塔羅灣溪、萬大溪、丹大溪、清水溪;溪水慢慢從清澈,轉為混濁,成為我們認識的,台灣第一長河,濁水溪。


日據時期,台灣被當成前進南洋的工業基地。要工業,就要有電力。世界各國多半從不需燃料的水力發電開始,日本人挑選水力最豐沛的濁水溪,在上游及其支流建設水庫、用以發電。


走進工業

台電萬大電廠廠長陳俊杰說明,日本人大約在民國八年,就將整個濁水溪的水利資源全都探酬完畢,一共規劃設立武界壩、頭社、水社壩、日月潭水庫及霧社水庫。


(蔣中正視察萬大電廠,台電提供)


民國23年,首先在南投仁愛鄉的武界部落附近,完成武界壩,以攔截濁水溪主流,和支流萬大溪的水;同時,也興建頭社壩、水社壩,完成日月潭水庫,將武界壩攔截的水量,送到日月潭儲蓄,再經由大觀發電廠發電。民國26年,台電又利用大觀電廠的尾水,送到詎工電廠發電;最後在民國32年,於南投奧萬大,興建霧社水庫,準備容納萬大跟霧社溪的水系,送到萬大電廠發電。


陳俊杰表示,民國23年日月潭大觀發電廠發電量有11萬千瓦,之後全台水力系統發電量一共有12萬3千瓦,光濁水溪的電力,就佔了全台發電量將近75%。「那時候整個火力系統,才2萬3(千瓦),所以說,因為加了日月潭的11萬千瓦,就提升了人民的生活;也奠定了煉鋁廠、煉鋼廠那些重工業的基礎。」


除了濁水溪,日本人也陸續在北部和南部興建灌溉及給水用的水庫;戰後,每兩到三年,就有一座水庫竣工,是社會穩定進步的象徵。


不過近幾年來,不論興建水庫或是攔河堰,都受到社會強力反對。因為水庫興建史,短短不到百年,原本應該儲水的水庫,已經成為砂庫。


三十年的空白

六月,台灣河川的豐水期。很難想像,這個季節的濁水溪,幾乎沒水。過去,被集集攔河堰一分為二的濁水溪,好歹上游有水;但這次造訪,集集攔河堰卻淤了厚厚一層泥沙。不僅有沙,還有雜草,雜草中有鳥,攔河堰,成為沙洲。


「其實政府對於濁水溪的水資源利用,花了很大的力氣。」水利署中水局長謝世傑說,濁水溪的溪水條件,「就是多砂」,因此濁水溪能夠興建的水庫壩址,不容易找。這也是為什麼自從1934年,霧社水庫興建完成後,濁水溪,一直沒有其他的水庫堰壩。但如今,濁水溪中下游集集鎮、林尾隘口,坐落著集集攔河堰。


「水庫一啟用,就是淤積的開始。」謝世傑坦言,考慮集集攔河堰又要攔水,還得擋砂,不同於多數水庫,在興建時沒有排砂的功能,水利署在集集攔河堰,設計了水利排砂的工程。也就是,當颱洪期、水量太集中、猛烈、來砂量大時,集集攔河堰就不攔水,可以靠著水力,把之前囤積在庫底的泥砂,一起排出去。


但1999年發生921大地震,集集攔河堰上游集水區地質鬆軟;2004年敏督利颱風來襲,就帶下集水區300萬噸的泥沙;2009年莫拉克颱風過後,淤積量瞬間高達580萬噸。



這樣的淤積量,相當驚人。但謝世傑表示,由於集集攔河堰是在槽水庫,「所以我們本來就預其它會淤積。」謝世傑補充:「而且不管它淤積50%、60%還是70%,基本上都不影響我們取水,所以沒有關係。」


謝世傑說明,集集攔河堰和水庫不一樣,水庫由於庫容大、必須蓄水,泥沙通常會隨著水源被不斷累積在庫底;但集集攔河堰既設計了水力排砂,攔河堰清淤又容易,只要攔河堰的取水口不要被堵住,淤積對攔河堰沒有威脅性。


始料未及的淤積

然而,中水局卻一直持續清淤。並且礙於九二一大地震之後的淤積量太大,無法單靠水力排砂;水利署甚至追加人工機械清淤的方式。但這種清淤方法,沒有包括在集集攔河堰的環評內容,因此,水利署得送環境差異分析報告到環保署審查。在報告內容明白指出,清淤是為了避免影響攔河堰正常取水、配水功能。




但是 水利署這份環境差異分析報告,從審查完到備查,一共花了三年多的時間。而在這期間內,集集攔河堰的淤沙從三百萬噸往上再追加兩百萬噸,讓監察院發出糾正文,指責水利署清淤不力。


水利署在受到監察院的糾正之後,發出弘願表示希望一年清淤100萬噸;不過工程會主委李鴻源,並不看好。


「清淤,是不可能的事情。幾乎做不到。」李鴻源以石門水庫為例,石門水庫一年的入庫泥沙量是五百萬噸,「過去石門水庫二十年,擠盡吃奶力量,還清不到二百萬噸。」而目前每立方米的泥沙挖起來讓砂石車運出去,每台車必須花一千元,「所以呢,你根本沒那個錢,那是個天文數字。」


李鴻源指出,就算有錢,清淤也會對居民造成極大困擾。住在集集攔河堰下游的南投竹山鎮居民陳朝焚氣憤地說,集集攔河堰的沙石太多,不清會產生很大問題,「所以每天沙石車都在我們這邊跑,造成居民很大困擾。每天至少都有上千台車啦!」李鴻源無奈表示,這正是他說清淤不可能的原因:「沙石車滿街跑,人都不要活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