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災難,台灣準備好了嗎?




日本311大震一年,仙台荒濱地區傳出強制遷村,引發台灣關注。原因無他,只因台灣在三年前遭遇莫拉克風災後,災民也同樣面對政府強制遷村的行政手段。近年災害規模愈來愈大、形成原因也愈來愈複雜,顯示政府應該建立起面對複合型災難的救災與重建能力。但日本和台灣面對複合型災難重建,不約而同採取遷村手段,迫使居民必須集結對抗政府,不但對災民形成二次傷害,也無益面對後續可能的災難。 


日本愛知產業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延藤安弘,18日來台呼籲台灣民眾聲援荒濱地區居民在地重建,獲得台大城鄉所及莫拉克災後重建團體、921重建團體的支持。延藤安弘說,想要原地重建的荒濱居民強調:「我們最重視安全,但同時也不想離開我們長大的荒濱故鄉,要繼續住在這裡。」這樣的論調,和台灣想原地重建的莫拉克災區相同。 


荒濱地區目前想原地重建、異地重建以及沒有意見的分歧狀況,和莫拉克災後狀況類似。想離開的居民,多半不擁有土地、生存條件和在地環境沒有聯繫、多為後來移民;想原地重建的居民,則倚賴農漁業維生,政府的強制遷村,不但造成生存條件的斷裂,也讓文化失根。居民的反彈,不但因為生活依賴,也因為在地的草根經驗,看到政府在救災、防災的不足,或是開發的錯誤。正是這些疏漏,使得災害後果複雜,但不論哪一國政府,在面對複合型災難的重建,依舊選擇治標,而非治本。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廖嘉展指出,這種治本方式只會造成更深的斷裂,「以我來看,這跟二次海嘯一樣。」廖嘉展認為,政府在災後重建的態度,應該「站在共同承擔未來發展」的角度,「畢竟選擇留下的嚴肅性,不亞於選擇離開的。」廖嘉展表示,這種複合型的大規模災難,在重建後的這個世代可能不會再發生,必須到下個世代才會再出現,政府與災民如何拉長時間軸、考慮共同治理,是未來災後重建應該掌握的主軸。 


長期關注莫拉克災後重建的小米穗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黃智慧表示,未來全世界都會遇到複合的廣域型災難,由於經驗不多,「我們面對災難的能力很弱、研究也很落後」,正因如此,災後重建的知識,「是靠災難在經歷當中反應出來的」,她認為聽取災區的聲音與在地經驗,才可能建立面對災難的正面態度。 


這次仙台市採取強制遷村的手段,和目前未受到強制驅離的福島核災受災居民,形成荒謬對比。公共電視我們的島在福島核災半年後前進福島,在距離福島電廠約60公里的福島市,並未被劃為強制強制避難區,目前也未有強制遷村的行政措施。 


然而日本在福島核災過後,提高了居民的輻射劑量承受標準,在福島市,政府宣佈的可接受輻射劑量是1.15微西弗,但一般正常環境的可接受輻射劑量,卻只有0.05微西弗。 


當時我們的島團隊,在福島核災區域,採訪了一位母親,該位母親在鏡頭前,表達她在災後四個月,才敢帶孩子到鄰近的公園「走一走」,該位母親當時不太在鏡頭前表露她對核災的看法,卻在攝影機鏡頭離開後,對攝影團隊說:「救我!」 


相對於看不見的輻射透明恐懼,仙台市荒濱地區遭遇的災難看似毀滅,卻在毀滅中有重建、共存的可能,但這些可能,卻不被重視。真正需要政府「拯救」的災民,卻因為日本政府長期以來對核能政策的擁護、引發東電鉅額賠償的問題,被迫遭到忽略。 


和日本有著許多相像地理條件、更有著集中型的核電廠威脅的台灣,在莫拉克風災及發生至今,並未建立起全面、跨領域、由下而上的救災、防災與重建機制。相反的,面對目前日本政府還很頭痛的核災問題,台灣政府依然堅持核能發展政策。當台灣再次遭遇複合型的廣域災難,是否還有重新站起的機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