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欺」號,強迫上路?
地方政府為了土地炒作、增加稅收而曲解法令或破壞行政體制的情況,怕將愈來愈普遍了。先是苗栗縣強拆大埔四戶,後有台南市鐵路地下化爭議,明天(三十日),高雄市恐怕也要淪陷。
國道七號環評專案小組決議「不予開發」,依慣例,環評大會委員都會尊重具專業意見的專案小組決策,如今卻出現變數。二十八日,地球公民基金會到高雄市政府前舉辦記者會,抗議高雄市政府打算對國道七號環評專案小組決議進行「翻案」,環保署竟也從善如流,因此在二十日臨時舉辦國道七號環評大會的「會前會」,並且不開放民眾參與,顯示高雄市政府想要在三十日的環評大會「強渡關山」。
國道七號是由高雄市爭取、國工局開發的道路,預計從高雄港南星計畫區洲際碼頭,沿著小港、鳳山、大寮、鳥松一直到仁武,與88快速道路,以及國道10號交接。 國工局宣稱,興建國道七號後,可望解決高雄港端的重車交通問題,也可紓緩市區交通,但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依照國工局的開發規劃,根本不可能解決交通問題。
根據國工局規劃,國道七號全線在高雄境內,僅有短短23公里,卻設置南星、林園、大坪頂、小港、大寮、鳳聊、鳥松及仁武八個交流道,這樣的設計並不符合交通管理原則。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楊俊朗直言:「高速公路是要供應長途車使用的,但自從高雄開發新市鎮之後,市民就將國道一號和十號當成市區內的接駁快速道路,高速公路當然會塞。」楊俊朗認為,開闢國道七號,只是製造另外一個停車場。最後一次的環評專案小組審查,也以「本案是否能解決國道一號交通壅塞仍有疑慮。」以及「高雄市之空氣品質欠佳,本案加重沿線居民健康長期之影響。」作為不予開發的理由。
這條短短23公里的道路,預計耗費納稅人616億,龐大的金額除了無法解決交通爭議外,還會切割鳳山丘陵,造成當地生物棲地破碎化的情況。而這條道路行經高雄大寮烤潭里,當地居民也被迫面臨徵收危機。
烤潭里顧名思義,自古就是低窪地區,排水不良,只要大雨,烤潭里一定淹水。環評審查時,環評委員也擔心開發後將產生更嚴重的淹水問題,但國工局依然想要徵收烤潭里超過五十甲的農地。
今年初前往烤潭採訪時,當地居民抱怨連連:「國工局和市政府都說開路會發展,但烤潭里被以開路為名徵收了兩次,根本沒有發展到一絲一毫,就連加油站都倒閉!」道路開發,尤其是高速公路開發的經濟效益,向來都是交流道通過的社區才有利多,環評委員洪振發審查時就直言:「高達八個交流道的設計是為了大高雄新開發的需求!」
烤潭里居民的農地被徵收之後,只會成為路基,高雄市政府談論的經濟效益之一,是數年前開發的「高坪特定區」,這個特定區計畫在開發後不符效益,原先預計吸引四萬五千人進駐,迄今大約只有五千人不到,於2010年被監察院糾正,糾正理由之一,正是「交通不便」。楊俊朗說,自從國道七號提出審查後,當地的房地產廣告再度熱絡,「就連高雄市地政局自己都說,國道七號要在這裡開發,地價會漲!」
地方政府的錯誤投資,並不只是交通不便單項原因。大坪頂地區鄰近許多嫌惡設施,工廠林立、空氣污染嚴重,才是無法吸引人口進駐的主因。楊俊朗更觀察到,有些社區因為新闢交流道,反而吸引重車下交流道休息,已經引發抗議。
六百多億的投資是不是明智的選擇,答案非常明顯。中央政府能不能在緊要關頭為地方政府懸崖勒馬,讓民眾還能保有一點點對中央、對專業的信心,三十日將見真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