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齊柏林拍攝的紀錄片《看見台灣》上映後引起觀影旋風,獲頒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項,聲勢更加驚人。這部紀錄片得獎時我十分不解:齊柏林說「這是你沒看見的台灣」難不成是催眠指令?九二一地震之後的年年土石流、每逢颱風必在新聞畫面出現的清境廬山乃至於莫拉克風災的高山濫墾情況是否從未出現?齊柏林所說的一切新聞報導每年都一再重複,齊柏林未說的問題新聞報導也一再揭露,台灣民眾為何看不見?若非被催眠,恐怕只剩健忘這個答案。

閱聽眾的健忘,「愛台灣」的政治正確符碼,使得齊柏林強調「沒有批判、沒有控訴」的這部紀錄片,得以讓政府遁逃──反正環境問題該負責的人是「你們每一個人」,而非握有國土規劃生殺大權、發展策略實際權力的政府部門。不僅如此,還能讓各官僚扮演想要解決問題的明君。

於是我們看見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決議要隨空勤總隊「飛上天看見台灣」。也看見行政院長江宜樺指示行政院成立「國土保育專案小組」。更看見政府各部會甚至企業包下電影院廣邀媒體記者、公務員、員工一起「看見台灣」,以推廣環境教育。看見這些措舉不禁啞然失笑,是的,機會式的表演。再沒有比這更好更華麗友善的舞台。這一連串行為,註定了江宜樺所說「政府必須硬起來」,「要以鐵腕、霹靂手段強制執行各項國土保育政策」的徹底不可行。唯一有績效的,恐怕只剩電影院票房增加,以及周邊商品(書籍、DVD)熱銷罷了。

這不是訕笑而是經驗歸納。日前行政院決定率先介入的清境問題早是陳年舊案,不只清境,包括廬山乃至於北投行義路溫泉,在在都是業者違法佔用、政府缺乏管制甚至有意放任所形成的沈痾。

目前南投縣政府列管清境農場的民宿共有147家,合法營業家數(指領有營業登記證)是103家,其餘44家不合法,不合格率逼近三分之一。但地檢署掌握其中139家的國土測繪資料,兩年多前啟動專案偵辦,發現許多民宿都超過應有的建蔽率。偵察完畢的80案中,至少有14家業者遭起訴,其中7家判決確定,自動拆除違建,另有18家業者緩起訴。

許多人認為,清境的問題出在國土復育條例遲遲未能立法,事實不然,違建早有法規可以處理,政府只是不為。是以每逢風災檢討清境的聲浪就會出現。多年來未能落實,關鍵就在於既得利益的業者反彈。

將時間往前挪移,行政院早在2005年通過的「國土復育條例」草案中,將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山區訂為高度保育區。立法完成後,將禁止發展高山農業,全面改為發展生態旅遊服務業。草案規畫將清境農場週邊不合法的民宿及建築物限期於5年內拆除,就連合法者也必須在15年內拆除,此政策當然遭到反對。而既得利益者並不單指業者,地方政府也是其中一員:儘管依據內政部營建署「區域計畫地理資訊查詢系統」,仁愛鄉全境都屬地質災害敏感地區,清境位屬高山地區,地質敏感風險因子更多,南投縣政府還有意興建高空纜車發展觀光 。

觀光利益的拓展在於留住人羣以延長消費,住宿需求自然出現,這是為什麼過去幾年地方政府一直未能在核發營業執照時糾正違建的原因,同時也是內政部長李鴻源表示,不會主動公佈清境地區的「災害潛勢地圖」套疊結果,且調查結果必須會同南投縣政府會勘確認的關鍵。

清境地區大多民宿位於農牧用地或林業用地,依法只能申請農舍。但為了發展觀光,南投縣政府新訂了清境地區的都市計劃,表面上是透過回饋金的補償機制,讓非法民宿得以拆除、或輔導民宿合法,但都市計劃一旦通過,農牧用地(非都市土地)的10%建蔽率將可提高至60%,目前所有違法擴建民宿可能將全部合法,對地方政府來說既不得罪業者、合法後遭遇天災還有補償、民眾也以為地方政府真的施行魄力解決問題,實際上,只是讓未爆彈繼續存在。

政府部門的取巧,在於台灣社會長久以來深陷在齊柏林於紀錄片中「發展與環境保護似乎是永恆的對立」的感歎,或許並非刻意,但健忘使得作家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談論的媚俗(Kitsch)得以不斷興風作浪:

「Kitsch這個字源於上世紀中之德國。它描述不擇手段去討好大多數人的心態和做法。既然想要討好,當然得確認大家喜歡聽什麼。然後再把自己放到這個既定的模式思潮之中。Kitsch就是把這種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麗的語言和感情加以喬裝打扮。到最後,甚至連自己都會為這種平庸的思想和感情灑淚。這樣的行為,幾近是一種作態、也是侵蝕人類心靈的普遍弱點、更是一種文明病。」

《看見台灣》及其後續發展,幾乎完全體現昆德拉的寓言。在媚俗的極權統治王國裡,所有答案都已經預先給定,這樣的答案,對任何的問題也都一律有效。所以握有專業知識背景的官員淪落到看電影治國,不必意外。此後我們不需觀看競選政見,誰來統治都將沒有差異──當我們繼續忽略歷史脈絡與現存可用的制度,加速崩毀的生態環境,絕對是可預見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