櫥窗下的福島




我試著思考,是否需要回應。若要回應,又該用什麼樣的語氣、態度,以及視角,去理解與分析三月十一日,於報導者刊出〈台灣沒有本錢重蹈福島悲劇〉這篇文所引發的爭論。這篇文章最初的爭議,是源於文章中一段話:

福島核災五週年前夕,日本交流協會邀請許多媒體到福島「交流」,住在仙台的友人在三月十日早晨瞥見新聞,說台灣媒體在災區快樂吃喝、宣傳復興政策多麼成功。

寫文是三月十日夜半,交稿給報導者時已經是十一日的凌晨。那是去到福島的第三天,剛拜訪完磐城小名浜的漁民、漁協、盤商、以及福島與浪江町村役所、川俁町。十一日一早要從福島市出發,沿著國道114,到福島災後五年,依然因輻射值高被列為困難歸返區域的浪江町、雙葉町,及至二〇一三年就被列為預備解除區域的小高町與其鄰近海嘯侵襲之處。在嚴重災區的行程之外,還會拜訪福島縣政府、福島縣農業綜合中心、東京電力公司、福島再生能源研究所、原住小高町,受災後重新在相馬市立足的農民、並不受核災嚴重影響,位於會津喜多方市的大和川酒造、時至今日,居民住家與農地被除染垃圾佔據,即將可以歸返卻空如鬼城的飯館村。還有位於東京,推廣再生能源的民間團體與築地市場。也因如此,開始寫下此文之際,我仍在採訪。在搖晃、破碎的車途中。

確定此行是將近二月底的事。要成行,必須確認受訪者的全部到位、三一一震災五週年的住宿問題、租車、申請禁制區的通行證、敲定夠專業的口譯、規劃路線與行程,其中行程必須是回顧這五年來福島的各種問題,閱讀各類資料後,決定切入視角才底定。之後還得列訪綱,翻成日文後,給受訪者參考與準備。

核災發生後,公共電視幾乎每年都回到日本採訪。我個人以公視編制內記者身份去過一次,離職後,以接案或只單純自費隨行的方式,含括這次,已是第四次。追蹤的路線有二,災後重建以及核災發生後,世界各國對能源轉型的思考。而尤其重要的是,這些被觀看的景象,都有必要與台灣對比。因為記者終會離開那被強迫觀望之地,回到島嶼,居住生活。那些取材,除卻對被認定為新聞性的事件的看守外,有一部分終究是自私的,希望那些取材,會對自己生活的場域有所幫助:媒體終究是介入的。它的行走,始終無法脫離介入。

無論專欄寫作,無論新聞,我從不是一個迴避承認有明確立場的人。媒體不可能沒有立場。撇去資本與政治干擾,新聞本來就是框架再框架。它是再現的事實。再現什麼內容都可以,事實上於我而言,是「都必要」——只要該視角有足夠的證據去支撐。那細瑣的證據是這多元視角被擺置在閱聽眾眼前後,供其辨認、思考,選擇信任與否的基底。而在這基底確穩後,公共政策才有前進的可能。這是我對媒體責任,以及工作倫理的認知。

福島核災,讓台灣的反核潮重新湧起。這幾年,民間團體殷切提醒大家以福島為鏡,就我觀察,這並非以成就運動本身為目的——所有的公共爭議,無非來自有一群小眾被犧牲。核三廠出包繁多,且有禁限建問題,北海岸與蘭嶼的居民則長期承受無人想接受的核廢料的凌遲。因此,那一再以福島為鏡的提醒,是要再次強調,這原先被一再疾呼、人類不能掌握的黑暗能源,終於在我們以為科技發達的現代,產生了難以挽回的災難局面。核能安全神話,一直是國家用以支持核電使用的話術,因而在核災發生後,強調核能安全可以掌握、強調災難重建相當成功,對一想要繼續使用核電的國家,也是必然。

但什麼叫做重建成功?撇去核災,就以災難來說,重建從來不是硬體的問題,而是人有沒有辦法回到災難發生前的生活。要讓人能回到災難前的生活,就必須去除災難發生的原因,這是福島核災發生後,世界多國為何關注、加強能源轉型。因為截至目前為止,福島核電廠還無法順利廢爐,關於如何解決爐心熔燬一事,技術還不完熟,何時能夠成功擁有這項技術,沒有人知道。機器會當機、會壞損,人可以藉由智慧、勤勞檢驗讓犯錯率降到最低,但人為疏失要怎麼防堵?

如果百密總有一疏,在那一疏之後所釀成的災難,究竟還有沒有辦法真正讓人回到原來的生活?這是這幾年不斷重返日本採訪的原因,也是這次行程的重點。這五年來,無論離福島電廠遠近的人們怎麼生活?重建狀況如何,回不回得去原本的狀態?它必須是廣泛的掃描,而不只是被框限某些人為規範裡的合格與否。是,我說的就是食品輻射容許量。這規範是在原子能事故後才現身的標準,是一善後,而非預防標準。因這標準遠遠不可能是確認人會完全無事的標準。因為對輻射的損害,是在災難發生的那一刻我們才開始研究,而在那之前人體與環境的健康風險調查資料付之闕如。

人對規範的適應力其實很強。現代化社會要求你被規範馴化,規範之於國家,本來就是為了管理。正面來看,它有穩定效果,但正面之外,體制化帶來的最大問題,是人一旦脫離它就無所依。核災便是一打破原先體制規範的災難,人因此無所適從,對未來感到迷茫,國家為了安定,便必須重新塑造一套標準與規範,讓迷茫者有可以緊抓的浮木。畢竟災難過後還要活下去,要活下,就得有所依循,吃什麼呢,能不吃嗎?規範在此時此刻有它的必要性與必然性。

也因此,風險二字從來逃脫不了語言的建構。它往往透過各種比擬的語言與概念才能被理解與描述。但標準到底怎麼訂定?核災剛發生時,日本政府為什麼要調高輻射容許值?這段過程,是日本民眾甚至台灣民眾不信賴福島農林水產的根源之一。那顯示風險可被國家意志擅自調動,而當風險的危害在生活經驗之外,猜疑空間要怎麼可能不存在?進一步來說,那標準的訂定,也不只是前述為了穩定動盪而生,它還含有權力者的私慾及意志,也就是核電的再稼動。因此對我來說,輻射食品問題不是單純的進口問題、可否安全食用問題,而是意味著,國家試圖重新馴化人民的路徑。但這路徑合理嗎?應該嗎?風險管理的目的並不是消除風險,而是管理風險。如果我們最為在意的是「安全」,將焦點鎖在風險上並鑽營,又怎麼可能達致想要企及的境地?

吃食是心理學告訴你人類滿足的最基礎。但若吃食飽足即可終日,不以為人。重建含括這一層面,自我認同、自我實現。不必多說,「尊嚴」這件事,正是台灣長期以來對日本這個民族最為清楚認知的特質,就算販夫走卒,也可因為一步一腳印做好自身工作而成職人。因此,核災後,二十公里禁制區的無可歸返,對以農業為大縣的福島來說,造成的不僅是產業衝擊,還是那些無家可歸者不知如何活下去的原因。人存活的依賴面向繁多,上述所提的體制標準是一,另一是抽象的精神認同,土地、家園、職業,這些能否真正恢復,才是我認為核電到底可不可以繼續使用的重點。而若此時此刻我們不能確定,卻有技術已發達的再生能源蓬勃發展,轉型為什麼不?以此來論述台灣的未來,為什麼不?

正因日本政府災後這五年拒絕放棄使用核電,使得福島的災民生活充滿拉扯。為了活下去,他們得信任體制,但體制對這造成災難根源的不願放棄,又讓他們無法相信政府,甚至,造成外界,乃至於國際對他們所生產的糧食作物與生活環境極度恐慌。風評被害是這樣來的。風評被害的解決,不是靠著努力二字就可達致的。

上述思考,是我回到福島禁制區採訪的理由。也是我專欄為何架構如此的理由,他們如何努力、他們的努力已經符合標準,但他們依舊受害,因為裡面有著政府暗藏的擁核居心。而這居心,也是台灣擁核派的居心。台灣承受得起核災嗎?核災真正結束了嗎?這幾年來,我或許無法訪問到每一個福島縣民,但所訪問的每一個人,包括政府官員,甚至東京電力公司,告訴我的都是,不,核災還沒結束。而東電明明坦承核災還沒結束,卻仍想重啟核電。是因為這樣,我的探訪與專欄多著重在那困難歸返區域。因為那些無人地帶的原居民最最貼近核災。他們說,不,不能重啟核電。不,核電不應該存在。整個福島縣民重建之所以進進退退的原因,我想台灣讀者必須知道。因為此時此刻,我們已經站在必須當機立斷的時刻,核一廠燃料池已滿,我們沒有時間。

在此文爭議爆發後,部份熟識我的主流媒體同業紛紛表示,若我將焦點鎖定在日本,或就不會引發爭議。但我無法迴避點出台灣媒體受邀前往一事。

首先,撇去公關團會不會淪為傳聲筒的問題,光是公關團的存在,對於公關團所觀看的對象,就可能造成傷害。「我認識汽仙沼的前輩們,他們好像有很多災後現實狀況想讓外界知道,但苦無機會。當然真心話媒體是不會報導的。」同樣是我的仙台友人這麼說:「有棟建築是汽仙沼有名的海嘯破壞地標,三一一前後,他們那邊就是媒體的激戰區。三一一熱潮也只會在這時候被人們想起。」

我不會聲稱公關團存在「必然帶來傷害」。畢竟所有記者之於當地都是過客,那樣短暫的觀看,可以聽見多少真心話,一直是採訪者必須面對的問題。但記者一旦接受公關招待,便得更努力才可能達致不傷害的境地。因受公關招待的記者,除了人家安排給你的受訪者外,就算也認真找了不是被安排的人來訪問,但在受邀、被規劃而框限的探問領域,又有多少可能去拓展剖析結構的界線?而一旦缺乏對結構剖析的基底,這觀看如何不是一種掠奪?那難道不是桑塔格對攝影者「旁觀」的批判:「照相機是一種通行證,它打破了倫理界限和社會禁忌,免除了攝影家對被攝者應負的任何責任。給別人拍照的全部要義就在於,你並非干涉別人的生活,只不過拜訪他們罷了。」

這正是專欄裡,為何特別提及媒體的理由。爭議該段,按照文章上下文意,是指我居住在仙台的友人看見新聞報導,說有受邀交流的台灣媒體在災區快樂吃喝,宣傳復興多麼成功。這絕對不會是沒有意義的安排,畢竟台灣就是禁止進口福島、茨城、栃木、群馬和千葉五縣市的地區。而媒體,媒體是一被視為社會監督角色的存在,這禁止進口區域的記者快樂吃喝,很難不成為一種對日本社會的暗示。因而我必須提點台灣媒體被化為復興政策的一環,因為這樣的被物化,觸及的不僅是媒體從業者那幽微曖昧的倫理界限。儘管如此,相較於台灣媒體不自覺被成為公關操作手段,日本政府與媒體的操作方式才是我首要關切的事,因我到了福島,要求受災者提供給我他們生命的切片,我必須對他們的生命重量負責。

只不過,我以為相當清楚的連結,以為指涉對象十分明確的文章,卻在十一日,於輻射值將近每小時五微西弗的浪江町一整天歸返後,看見聯合晚報記者許依晨的跳腳



許依晨跳腳什麼?她認為我的文章是「子虛烏有」的指控。說:

3月10日早晨全團還在東京,下午5點搭乘新幹線於傍晚6點18分到達福島縣郡山市。請問妳仙台的友人看到鬼?還是妳仙台的友人才是鬼托夢給妳嗎?

我是在同業轉達後才知道許依晨的憤怒。但第一時間我也怒。怒什麼?怒我並未要抨擊同業,怒我未指名道姓卻有人對號入座深怕別人不知道她正是受交流協會全程出資前往日本採訪的一員,並羞辱我的受訪者。而因著這對號入座,使其下方有隨之起舞之鄉民,跟著撻伐我的消息來源。儘管如此,誠如同業所言,我確實未交叉查證消息來源所看見的台灣交流團是否就是「許依晨所受日本交流協會全程招待的台灣交流團」。因而在同業強烈抗議「仙台友人看見的不是我們」,便立刻作出修改與更正。





姑且不論林秀姿的聲明亦有錯誤與憤怒下的瘋狂掃射,比如,我的文章是專欄不是報導;比如,仙台友人看見新聞,不是看見林秀姿到了仙台;又比如,三一一期間日本官方與地方政府沒有邀請台灣媒體前往採訪也不正確(容後補述)。林秀姿抱持如此強悍的姿態有其道理。因其聲稱經向日本外務省、日本交流協會、台灣駐日辦事處等三單位查証後,日本外務省透過日本交流協會邀請的台灣媒體,除了他們這團以外,別無其他。

看見此聲明,先覺荒唐,後覺懊惱。因只要涉及書寫,自覺沒有一日不恪守掌握證據的原則。不論嚴肅文章與否,不論刊載平台是公眾媒體或自媒體,從業十年,書寫公共議題,涉及敏感不免被要脅提告甚至也對簿公堂,但環保署、友達、中科、立委、縣長,卻從來未有一人成功。我不影射,拐彎抹角不是我的強項。

以上文字,並非要為我未有查證而開脫。若不承認,無須在第一時間更正道歉,因名譽多麼重要,就算沒有指名道姓,這對被掃到的交流團員就是冒犯與傷害。但我認為需針對為何我沒有查證「仙台友人到底看見的是不是許依晨、林秀姿這受日本交流協會全程招待這團」進行說明——因我希望,且自認我的新聞寫作應當受到信任。

首先,在出發採訪前,約訪這交流團也拜訪的福島縣農業綜合中心時,對方表示非常忙碌,因其要接待台灣交流團。其次,我對我的消息來源有信任度,且清楚接收到的是他對日媒的不滿而非台灣媒體。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通篇文章沒有要攻擊同業。我關注的是日本媒體如何宣傳災區復興成效,與上述我談及台灣媒體被置入公關一環的特殊性。

因著上述原因,未有查證。而意外引發的風波讓我對查證二字有了新一層的認識。意即,過往我們認為查證是針對所要監督者的論述基礎需重新改寫,你得清楚掌握寫下的每一個字會不會冒犯他人儘管你根本無意。而這新的認知使我感到深深傷心與困惑——依照林秀姿、許依晨等同業的邏輯,雖我沒有要攻擊同業,但因我那麼在意台灣媒體(不論是否如今跳腳的這團台灣媒體)被日本媒體與日本政府作為公關工具,為此,我必須進行查證。但那查證而寫出的細節,難道不會讓交流團憤怒?

這樣設想,是因若我本意就是要攻擊、要抹黑、要中傷詆毀,依照我的新聞寫作習慣,查證後的寫作應該如下:

聯合晚報許依晨、林秀姿接受日本交流協會邀請前往日本參訪,行程主要在東京。去了日本證交所、日本銀行、拜會岸信夫、外務省官員、防衛研究所、產經新聞,十一日、十二日在福島,參加五周年悼念儀式和燭光祈福晚會。十二日並去南相馬市小高區、富岡町、楢葉町然後結束行程飛回台灣。

不僅如此,我還會加入向福島縣農業綜合中心安全農業推進部副部長草野憲二訪問的內容:

草野憲二在攝影機錄影下,拿著厚厚一本媒體記錄本,說因福島五週年之故,最近非常忙碌,從二月起就陸續有媒體到訪,比方台灣的電視台(Taiwan Television),比方上週有包括中央社、自由時報、聯合報等記者到訪。我問這些媒體都是誰邀請來的?草野憲二表示,是日本外務省透過日本交流協會邀請而來。再問,那麼希望媒體來這參訪的目的?「希望他們親眼見證我們多嚴謹。」然後呢?「希望他們替我們宣傳食物很安全、把關很嚴格,希望台灣可以解除對福島農產的禁令。」

而為要多方查證,我還會引述中經院承辦人所說:

「這次媒體團是今年三月底前的唯一一團。中經院表示,參訪經費來自日方,類似的參訪計畫是一次一年為期,到三月底剛好是二〇一五年的計畫結束。邀請對象會依照日本那邊設定的主題來選,像這一次主題是邀請媒體參三一一福島核災相關議題。新一年度的計畫四月才會開始。」

儘管如此,於三月九日水曜日時,日本テレビ【News Every.】已播出此段新聞,而這段新聞正是我那被指稱為鬼的仙台友人隔天也看到的新聞:


原発事故から5年・風評被害払拭へ…新たな取り組み福島第一原発の事故からまもなく5年。今年度、農林水産省が海外に向けて福島産の食品の安全性をアピールするためなどに9億800万円を使った。原発事故後の輸入規制で中国、台湾などは今も福島産の全ての食品を輸入禁止している。あんぽ柿農家・岡崎光は対策を徹底的に行ったという。伊達果実農業協同組合・後藤信広総務部長「(国の基準は)100ベクレルが基準だが50ベクレルを基準にしていて超えたものは出荷しない」。輸入停止を続けている国と地域は12。特に福島県にとって打撃となったのが香港と台湾の輸入規制。震災前の福島県の農産物輸出量は153トン、うち香港と台湾への輸出量137トン。福島県は放射性物質の検査徹底の報道を求め海外メディアを4泊5日で招待。台湾メディア、農家・渡部佳菜子のコメント。福島県・桑折町、伊達農業協同組合(福島・桑折町)、福島牛焼肉牛豊朝日店(福島・郡山市)の映像。除染に言及。

除此之外,我還會一一檢索,無論是否受「日本交流協會」全額招待者所寫的新聞。我會對比他們所寫,是否就是日本政府希望台灣媒體進行傳聲的內容。我承諾,我不會用這林秀姿、許依晨等記者對我原文念茲在茲的七十三字草草帶過。若我覺得傳聲嚴重,我甚至會在文中引述許依晨、林秀姿寫的新聞內容:

聯合報記者許依晨、林秀姿等人在〈福島農產輻射零檢出 還是有人不埋單〉一文中寫:東日本大地震五周年,福島再次受到國際關注。當地報紙「福島民報」昨在首頁刊登福島縣民給世界的訊息,強調「福島產」是真東西,經過世界最嚴格檢驗後上市,「讓我們堂堂正正推銷世界品牌的『福島產』」。而中經院承辦人表示,這團記者絕對沒有試吃災區食品,「因為我們也不知道那安不安全,不能給記者試吃啊。」 
而同樣在該文中,隨團記者這麼寫:「該中心安全農業推進部部長佐藤一雄感嘆,安心與安全性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大家對核災印象衝擊太大,雖然去年起水產已經沒有檢出輻射,三年來蔬菜水果也零檢出,但是日本國內民調,仍有百分之十七的人覺得福島農產品不安全。」但根據福島縣農業綜合中心提供的統計資料顯示,二〇一五年檢驗的七千多件水產中,仍有七件超過輻射安全標準。

這樣查證,這樣書寫,不知道同業接受否、開心否?我是否要為了保護自己不受這交流團的攻擊而「查證」到此等地步。而若查證必須到達這一程度,那是為了新聞嗎?是為了新聞寫作要關懷的公共對象嗎?這樣的提問使我傷心,那讓我發現,是不是台灣社會對媒體尤其是主流媒體的信任已崩壞至無可挽回的地步,導致同業必須這樣自我保護。

這風波裡,我感到主流媒體同業預設我對主流媒體有恨、有誤解、有歧視與瞧不起。這些情緒,從其攻擊我專欄所在的「報導者」即可窺一二。但為了什麼要這樣預設?唯一能代表記者的,是你寫了什麼,而不是你處在主流或非主流機構。事實上,當我批評非主流媒體,遣詞用字絕對比針對主流媒體還嚴厲。十年來,印象中指名道姓的主流同業也就兩個:自由時報陳曉宜與曾任中天新聞的許少蘋。前者是因新聞自由,後者是因其對樂生案極不友善,利用公器遂行報復。甚至就這次風波裡,這批同業嘲諷的報導者我也寫過,其記者廖芸婕(現已離職)前往巴黎採訪氣候峰會,我寫了長長一篇批評文字。

並且一直認為,結構困境並非靠完全創一新的媒體去覆蓋舊的就可解決。台灣媒體的困局之一在於市場。在於社會對公益、公共有期待卻又對媒體從業者那樣吝嗇。那並不足夠深厚的閱聽市場,使非主流媒體不免也要譁眾取寵。甚至若嚴格檢視,非主流記者的新聞功力往往遜於主流,若書寫有錯,也無人監督。非主流媒體因著主流媒體環境對從業者的箝制受到社會相對寬廣的支持,因此對我而言,他們所受的道德批判理應更高,因其所寫下的每一字的經費來源,都源於這個社會對公共性的渴盼與要求。也因如此,我不倚賴二手傳播、我不接受專欄評論只是對現象的感想抒發。也因如此,有錯就改,有錯就道歉,儘管在同業跳出來對號入座前,報導者臉書轉貼中我所能看見的,沒有任何一人追問:「到底是哪個媒體、哪些記者?」

為什麼對非主流更加嚴苛?因我並非沒有在主流媒體工作的朋友,或多或少知曉主流環境多麼艱困。因我並不懷疑與這批跳腳同業熟識的同業所轉述,這批記者團其實也很辛苦採訪、經常為了趕稿而錯過午晚餐,在福島市祈福晚會當天,同樣未吃晚餐的我與他們正好遇見。

而好友詢問一參與此交流團的記者這麼說:

或許日本官方本意是想要宣傳復興狀況和農產品解禁輸台問題,但我們實地走訪,也會看到當地的真實狀況,像是除污的輻射土包到處堆放等,災民也非都是他們安排的,有些受訪者是我們自己看到去問的,記者還是有自己該守的那把尺在的。 
即使是招待,也不見得就要寫對方的好話或壞話,應該還是以新聞性中性看待。就像是政治人物或政府機關也常找媒體餐敘,那不也是一種招待的形式?我不會因為今天誰請吃了這一頓飯就說他好話,或它發生了爭議就不寫,如果是這樣,就有對價關係,那就是不對的事了。更何況,就算對方有洗腦或宣傳意圖,記者自己要能判斷,不是人家要洗你腦,報導就被牽著鼻子走。

我得再次強調。我不認為參與公關招待的記者心裡沒有尺,身為記者,其實很難拒絕公部門的邀請活動或餐敘。但去過的人都應知道那之中會有什麼糾結。選擇去,因為不去可能會漏新聞(餐敘間的隨意聊有時很容易讓你問到一些同業不知的眉目),又或那是你平日寫新聞太尖銳與公部門相互理解或和解的喘息空間。換言之,參與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為建立記者這一行業最需要的人際網絡。而若像這次交流協會舉辦的活動,則更具吸引力,換成是我受邀,可能也會二話不說參加。因為現今媒體環境多艱困,媒體企業主可能讓你在島內好好做專題的空間都沒有,何況國外?而福島的現況,該是所有自詡為記者的人都想去看的景象。但問題就在這裡,為什麼是這含括學者的十六名成員,而不是其他?而這新聞裡有公關的曖昧地帶,是不是藉由其他表面上的客觀中立平衡寫作,就可以抹除?

的確,福島的食品符合輻射食品安全容許量,但誠如我前述所提,這標準是經過怎麼樣的層層建構?的確,目前日本超過每公斤一百貝克輻射值的食物絕對不會外銷,山林的野菇禁採,福島電廠二十公里海域的魚禁捕。米全袋檢查、牛全頭檢驗,核災發生時,與五年後的今天,量出超過一百貝克的只有十八件。比例降得好多好多。這些都是「事實」。但為什麼選擇報導這些「真實訊息」而不是其他?在對方全程付費的情況下,有沒有可能不寫對方想要你寫的「任何一個字」?公關團是什麼樣的性質,不需身為記者都心知肚明那是怎麼一回事。別人為什麼要負擔你的食宿交通替你安排一切取材內容,無非希望你替他傳遞他想說的話。儘管那些都是事實,但這之於新聞,難道沒有任何倫理問題?難道沒有任何阻礙你更接近真實一點的可能?

而更大的提問是,為什麼要呈現這些給台灣的閱聽眾?呈現的理由與基礎是什麼?你相信你所見的多少、多深?再次強調,我並不認為交流團罪該萬死、寫出來的新聞不可信靠,但,究竟基於什麼樣的理由呈現你所寫下的事實?你所述說的理由,比如福島成功復興,是否是你所呈現的事實內容可以支撐?而當這樣的書寫回到台灣,並造成實際上的改變,如開放進口,記者是否願意承擔這書寫之後帶來的責任?

也因如此,這交流記者團抓著「查證」二字咄咄逼人使我的情緒交雜難過與盛怒。可以明白,憤怒同業不見得是對參訪行程沒有反思,否則不會自己安排受訪者,其憤怒的一部分,可能源於在台灣讀者已不信任主流媒體的氛圍下,這樣即便沒有指名道姓的書寫,會讓他們的媒體信任度更低。然而,僅針對「仙台友人看見的參訪團不是我們」進行最追根究柢的釐清,是否就足以挽回讀者信任?

參加公關團再正常不過。但誰可以成為這必須耗資龐大的公關團成員?當大報記者一次又一次自我說服參加公關團是一常態,只要我心中有一把尺、寫的是所見的事實就一切無事,那新聞與公關究竟還有多少差別?從頭到尾,我沒看見許依晨、林秀姿等人對於參雜公關性質的行程有任何反省。然這因我未查證的怨憤,難道沒有一點是因著社會其實反對、不接受這種類似置入性行銷的新聞書寫?而要翻轉那樣有色眼光的檢視,對我來說沒有他途,而是要清楚認知,若要讓自己在那行程裡所寫下的字擁有信任,不是單純寫下真實資訊就可得。還是老話,記者值不值得被信任取決於你究竟寫下什麼字,你是否揭露你的字,受到哪些因素影響而寫下。

行文至此,其實不知如何結尾。你寫,你就介入。事情從來就是這樣,無從選擇。這正是記者這一行最困難之處。而我以為,「當記者之前要先當個人」,這新聞學一再復述的古典律則,希望記者同理、把自己當成你所凝視的對象,之後抽離解析,如此艱困卻美。那是記者這一職業有別其他存在的原因。但這風波裡,我看不見這風景,甚至這風景未來可以存在的可能。


傷心裡,我記著一段訪問畫面——一位目前已經放棄種植三十七歲的二本松農民說,因二本松不是撤離區,所以當年發生核災時他依然種稻並販售,他種出的稻米是每公斤二十貝克的輻射值,合乎日本政府規範,但大家不敢買,「所以我就讓自己的孩子吃。」我問他不擔心嗎?他說當然擔心,「但自己孩子不吃的東西,消費者不敢吃。」他的孩子,當時只有八歲與五歲。而時至今日,二本松許多孩子的脖子,卻需戴著輻射值記錄器。儘管他們從頭到尾沒被撤離、日本政府以數字規範告知安全,但他們所居住的環境背景值的一年容許量,會超過ICRP的規定,而有孩子已經確認有甲狀腺癌前徵兆。


留言

Unknown寫道…
你盜用人家限閱的臉書圖有經過人家同意嗎?
Chyng寫道…
李光儀:

截圖很清楚,都是設地球的公開文。我不太懂你限閱的推論哪裡來。又,現在是要開外掛嗎?
Taiglish寫道…
大記者們可以解釋為什麼採訪要被招待嗎?是報社沒有錢但記者又有求知的必要而不得不為嗎?
Unknown寫道…
和一個長篇大論卻不知所云的傢伙對話是需要開什麼外掛?
Chyng寫道…
李光儀:

沒有的話真是太好了,慢走不送
方正平寫道…
我擁核,在此先表明立場,而且,我自認在擁核這事兒上的道德高度不比你差。我是因為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而擁核,是經過深思熟慮後認為無其他方法可取代現有化石燃料能源,連核能也僅只是有機會而已,所以必需大力支持。
與大部份對核災嗤之以鼻的擁核者不同,我承認核災的傷害以及可能在台灣發生,雖然,我能認同他們嗤之以鼻的原因,我也找不到台灣核電廠能出事的可能原因,但我還是假設台灣會發生核災,而實際研究核災可能影響。
但,這不是我今天要和你討論的重點,而是,就新聞倫理來討論你的不及格。
你說自己是評論,不是新聞報導。你的評論的確是植基於錯誤資訊做出最大的指控──台媒公關團到核災區吃吃喝喝。顯然不是事實,本該道歉,你也道歉了,但,何苦又多發這篇指控同業是公關團及寫公關新聞?這不是無聊嗎?你自己都說了:
【我不會聲稱公關團存在「必然帶來傷害」。畢竟所有記者之於當地都是過客,那樣短暫的觀看,可以聽見多少真心話,一直是採訪者必須面對的問題。但記者一旦接受公關招待,便得更努力才可能達致不傷害的境地。因受公關招待的記者,除了人家安排給你的受訪者外,就算也認真找了不是被安排的人來訪問】
既然不聲稱「必然帶來傷害」,又加了落落長的狗尾,不就是暗婊台灣媒體不該參加公關團。什麼時候新聞倫理有“不能參加公闗採訪團”或“不接受公關新聞”這一條的?如果這個公關採訪團有任何報導不實,那是記者失格,可是,你又在文章中說:
【的確,目前日本超過每公斤一百貝克輻射值的食物絕對不會外銷,山林的野菇禁採,福島電廠二十公里海域的魚禁捕。米全袋檢查、牛全頭檢驗,核災發生時,與五年後的今天,量出超過一百貝克的只有十八件。比例降得好多好多。這些都是「事實」】
你有事嗎?報導事實不對嗎?
若你覺得去的記者沒有足夠的採訪,只是照抄日本官方提供的“事實”形成偏頗,你的做法應是找出更多的“事實”來對照,而不是無病呻吟,婊人家公關團。

再就你的評論裡,我已經看到一個反核反到邏輯錯亂的章節:
【正因日本政府災後這五年拒絕放棄使用核電,使得福島的災民生活充滿拉扯。為了活下去,他們得信任體制,但體制對這造成災難根源的不願放棄,又讓他們無法相信政府,甚至,造成外界,乃至於國際對他們所生產的糧食作物與生活環境極度恐慌。風評被害是這樣來的。風評被害的解決,不是靠著努力二字就可達致的。】
你可知在311之後到安倍內閣上台之前,日本政府是真心要廢核,也經歷過長時間的零核時代。重啟核電更是去年底才執行的,怎可把風評被害誣賴到日本政府身上?從有反核運動起,反核人士造謠抹黑就不曾停止過,國內外皆然,最惡毒的莫過於說核電廠週邊居民都突變,要大家子女不要和他們婚配交往。記者以報導事實真相為天職,你都知道努力都不一定能破除風評被害,怎可摻和進去一起胡說八道?我只想問你一個簡單的事實,福島食品經過檢驗合格後,可不可以吃?若不可以,原因是什?
Chyng寫道…
方正平:

(一)台媒到災區快樂吃喝有沒有存在?有。這九千字文裡有照片,有抓了日本新聞的說明,請你再看一次。
(二)我不知道你為何讀成這樣,可能是你沒有學過新聞學的緣故。記者對你所觀看的有責任,那無關是否參加公關團,而這觀看帶來的傷害要不發生,在於你要很努力地去理解他們的處境為其發聲,甚至讓他們可以自己發聲。但公關團這種被有權力者安排的視角,往往會造成對被觀看者的壓迫,因此會更難擺脫造成傷害的可能性。
(三)新聞如果只呈現事實,那錄音機就可以取代記者。這之中的差別你可以想一下。
(四)你都說是抹黑了我要跟你對話什麼?福島食品可不可以吃,我九千文也論述了,拜託靜下心再看一次,我會很感激的,謝謝。
方正平寫道…
如果你要把在災區吃喝,偷渡概念成受到交流協會招待公關享樂,也難怪受邀記者會生氣。你是根據一位友人錯誤的資訊來發出評論,被指謫後,卻又找了其他資料佐證,說受邀者真的有在災區“快樂”吃喝,管你是不是受過新聞學訓練,任何人看了都會覺得這叫做欲加之罪,也只讓你的評論看來更虛弱無力。看完你補完的“證據”,害我以為記者進5年前的災區採訪要自備便當,或者,一整天都要像家裡死了人一樣肅穆。
其次,你當然也可以說自己過去從事傳統媒體受聘記者工作時,瞭解公關採訪內情,一定會被置入。但我要不客氣地說,一者,可能是你自己不能抗壓,屈從公關置入才會特別有感;一者,你可能跟本沒經歷過,只是道途說;還有一個可能,是這個行業根本就是有應對的方法,所以接受公關邀訪的常態。拿你同業黃偉哲,其人憤而退出中時不願被置入為例,人家那置入可是拿著廣告費真金白銀來壓迫;交流協會的邀訪,等你拿到證據說他們一年編多少預算給這些受邀媒體當廣告費再說人家置入吧。
再者,你說報導者對被報導者有責任。我還真不曉得你從哪兒來的崇高責任感,有一幅很有名的普立茲獎新聞照片,相信你在上新聞倫理課程時一定有提過的案例,是一位瀕死的飢童旁邊站著秃鷹在等待。如果你要顧慮被報導者會不會受傷害,第一時間就是送醫而不是照相了。然後呢?
同樣標準,我也可以拿來指謫你。你的報導或不報導會傷害到災區的被觀看者。你可知災區復興不是只有住在臨時組合屋或永久屋那群人而已,也有非撤離區和回歸區的居民,他們正努力地呈現復興的努力和成果,以非官方的、民間社團的,網路社群的方式。所以,當你在指謫記者公關採訪時,也在指謫你自己。
最後,要告訴你新聞記者和錄音機的差別。因為閱聽者不可能花同樣的時間去聽、看記者的GoPro式記錄,所以記者要粹取他的真實感受製作出一篇精簡的報導。這裡就有記者的框架,所以我不能要求你變成擁核,去報導災區復興的成果。但,要讀9000字才能知道福島食品可不可以吃,你這記者的功力也太.....
Chyng寫道…
方正平:

拜託好好看原文。原文要說的是,這在災區快樂吃喝的台灣記者被當成復興宣傳工具。不管是不是這一團,這事實是存在的。而我從頭到尾,並沒有要指台灣記者去吃喝享樂,也沒有要影射。影射的概念拜託搞清楚一點,影射叫做明知只有他們我還不寫清楚,但第一時間交流團記者來抗議時,我的回覆已經很清楚,我不知道受「交流協會邀請」的只有他們這一團。而為什麼不去確認有沒有這一團,理由這九千字文也講過,看不懂我也沒辦法,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主觀認定我就是要影射,還跟你解釋什麼?任何人看了都覺得是欲加之罪?倒是去看看這交流團記者跳出來前有沒有去追打追問到底哪些記者哪些媒體吧。就連現在他們自曝身份,有人去攻擊他們嗎?至於他們到底在災區幹了什麼(一天的匆忙行程,說他們很清楚福島狀況,寫了保證安全的文章,這讀者要信我也沒辦法。)自由時報刊登的遊記倒是很很清楚。

其次,什麼進災區自備便當、要像家裡有人死這樣肅穆的句子你想寫出來以讓大家知道你對災難的受害者有多輕浮我沒意見,但建議你思考看看,這樣說話到底好不好,除了羞辱人以外,到底還有什麼其他正面效果。

至於到底要有多愛腦補才會編織想像我有沒有參加公關團、為什麼參加又為什麼不參加這一段個人實在不理解。新聞跟公關的界線如果你搞不清楚拜託也去讀點書再來回應,你這完全缺乏理論基礎的廢話,很抱歉,我對不上。下面其他段也是。如果羞辱我可以讓你開心,請便,我的字代表我,你的字代表你。
WCT寫道…
腦補,好像是大記者腦補的狀況比較多,說人家腦補,你到是問問其他受過訓練的記者同不同意你的說法
Kent Lin寫道…
唉,胡大記者原本文章有閱讀能力的人都知道背後的意義是甚麼,雖然在生態議題上很有見解,但是人品真的堪憂。或許吧,大家都稱胡恰,氣勢一定要頂住,做錯事情仍要高傲,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玩文字遊戲就可以搏得同溫層的掌聲對吧。把自己看得太不可質疑,非主流的就是高尚,真的是胡恰的一大特色呢,身為資深讀者也只能笑笑。
Kent Lin寫道…
唉,胡大記者原本文章有閱讀能力的人都知道背後的意義是甚麼,雖然在生態議題上很有見解,但是人品真的堪憂。或許吧,大家都稱胡恰,氣勢一定要頂住,做錯事情仍要高傲,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玩文字遊戲就可以搏得同溫層的掌聲對吧。把自己看得太不可質疑,非主流的就是高尚,真的是胡恰的一大特色呢,身為資深讀者也只能笑笑。
方正平寫道…
胡大記者,你的9000字讓人讀完還看不懂,究竟是不該去災區公關採訪,或者是不該去快樂吃喝採訪,或者是,不該去採訪時吃喝,又或者是不該去採訪吃喝時露出快樂的情。你指責我對災區受害者輕浮,嗯,真的很難在這事上再和你爭論了。
那我就示範一下怎麼用簡單的新聞寫作文體,指出你的錯誤。請注意,雖是示範文體,但你文章內容的錯誤是真實存在。
======================================
「他們所居住的環境背景值的一年容許量,會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本段內容錯誤,世界衛生組織並沒有這個標準。
從管制原理來看,世界上各處都有自己的地理特性,不同的背景輻射值,有些地方的背景輻射強度,年劑量甚至直接超過核能工作者職業暴露建議的上限值。例如,廣東的陽江縣,印度的喀拉拉邦,伊朗的拉姆薩。而且,站在阿里山上居然比台北街頭背景輻射還高,除非你跑去北投泡溫泉。這些人力不可控制的輻射,根本不可能訂出一個環境背景容許量。
世界上職掌輻射曝露標準的,是國際輻射防護組織ICRP,不是世界衛生組織,你極可能搞錯織織名稱。而且ICRP訂定的標準只是建議標準,不是強制值。因為,現行學界普遍認同輻射劑量在100毫西弗以下,無論是年劑量100毫西弗或單次100毫西弗,都不會對人體產生臨床上的意義。
我再去查二本松的線上背景輻射監測值,找了塩沢幼稚園換算成年劑量,才0.937毫西弗,也沒有超過ICRP『一般公衆一年工作所受人工放射劑量1毫希弗』的建議值,更遠遠地低於100毫西弗。為了讓你瞭解1毫西弗的概念,假如你去做一次頭部電腦斷層掃瞄,就會吸收2毫希弗的輻射。就算你什麼都不做,生活在地表,你一年就會吸收2.4毫希弗。若你喜歡到國外旅行,只要搭機到紐約5趟,你就吸收輻射超標了,如果你喜歡自己嚇自己的話。
再寫兒童甲狀腺癌篩檢的邪惡,會超出一般人閱讀極限,如你有興趣,只能再啟另篇了。
============================================
以下是你的原文引。
【傷心裡,我記著一段訪問畫面——一位目前已經放棄種植三十七歲的二本松農民說,因二本松不是撤離區,所以當年發生核災時他依然種稻並販售,他種出的稻米是每公斤二十貝克的輻射值,合乎日本政府規範,但大家不敢買,「所以我就讓自己的孩子吃。」我問他不擔心嗎?他說當然擔心,「但自己孩子不吃的東西,消費者不敢吃。」他的孩子,當時只有八歲與五歲。而時至今日,二本松許多孩子的脖子,卻需戴著輻射值記錄器。儘管他們從頭到尾沒被撤離、日本政府以數字規範告知安全,但他們所居住的環境背景值的一年容許量,會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而有孩子已經確認有甲狀腺癌前徵兆。】
Chyng寫道…
方正平:

謝謝你的指正。經再次確認,是ICRP的建議值沒錯,這與我之前採訪得知的資訊有落差。會在原文中更正。其次,我2013年去採訪的是同朋幼稚園,該幼稚園的輻射量是0.167(http://pnn.pts.org.tw/main/2013/07/12/%E3%80%90%E9%87%8D%E5%9B%9E%E7%A6%8F%E5%B3%B6%E3%80%91%E6%B4%BB%E8%91%97%E7%9A%84%E5%BB%A2%E5%A2%9F-4/),且靠山或森林的背景值會更高。輻射讓人恐懼就在於你無法替它劃下範圍,一如你所找出的幼稚園並不等同所有的二本松的背景輻射。關於標準一事,我在文章裡有提,「標準什麼時候現身」、「標準是在什麼情況下被這樣訂定、訂定成這個標準」。核能的現身背景是國家的侵略戰爭乃至於冷戰後的外交攻防,國家為其與其利益團體的意志,可以決定很多事。如果照你的認知,輻射這樣安全無事,乾脆就不要訂標準好了。


最近有一本新書,我摘文如下

耶魯大學的丹‧卡漢指出,儘管那些在民意調查中表現出高度「階層主義心態」和「個人主義心態」的人,一聽到「管制」就發怒,他們也會喜歡中央集權的大規模科技應用,因為這些科技不會挑戰他們人定勝天的信念。在他的一項研究裡,卡漢與同僚先餵給受測對象捏造的新聞報導,然後調查他們對於氣候變遷的觀點。有些人接受到的報導是,如何透過「反汙染」措施解決全球暖化。另外一些人接收到以核能為解決方案的報導。還有一些人不給他任何報導。在不同的新聞報導中,關於全球暖化的科學事實描述得一模一樣。研究人員發現,先看過「核能為解決方案」的死硬保守派,對於人類改變氣候的科學證據,保持比較開放的態度。不過,那些接收了「與汙染作戰」報導的人,「甚至比控制組中沒有看過新聞報導的階層主義者和個人主義者,更加懷疑科學事實」。

這不難揣摩出原因。核能是重工業科技,建立在開發的思維上,以企業型態來經營,長久以來就跟軍產複合體關係密切。正如知名精神科醫師暨作家羅勃‧傑‧利夫頓(Robert Jay Lifton)指出的,沒有一種科技比得上分裂原子的能力,更能鞏固人類馴服了自然的想法。

──Naomi Klein《天翻地覆:資本主義vs.氣候危機》(2015:103)

如果有空不妨讀一讀,我不認為擺出打臉跟防衛姿態有助於解決問題。社會事本就是價值的協商。

另,雖然說出以下的話可能會被有心人抓著小辮子。但記者本來就不是各領域的專業者,因此其寫作必然不可能永遠不犯錯。重要的是,發現錯就道歉就更正,就學習。記者是搭橋者,揭示不同面向的說法。我在新聞秉持這樣的原則,專欄則是我的個人意見,如同你也可以抒發你的個人意見。這受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也還請妳釐清楚。至於大家是不是看得懂我九千字長文,與你要討論核電一事是兩回事。混在一起談不會加強你對我文章是否受到他人理解與閱讀的批評的支持力。至少我所知的將近兩百則
的轉貼文,顯示大家是讀得懂且不屑於交流團的缺乏反省。

如果你不想要理解他人為什麼這樣說話,你的文字或話語就將失去效用。而這一再循環也會使他人的語言失去效用,對立跟無法溝通是這樣來的。因此,如果接下去你還是這樣的發言姿態,恕我不再回應。謝謝。
方正平寫道…
我從來不預設要說服你支持核能,特別是你文章丟出一堆的價值、心態、軍產複合體。
但我唯一可以確定地告訴你,核能生於核武,但卻絕對與生產核武無關。好不容易煉成的鈾燃料,含有3~5%的鈾235,放入反應爐中到消耗完退出反應爐,只剩不到1%的鈾235和近1%新生成的鈽。這其中的鈽還是一堆鈽同位素的組合,還不是武器級的鈽239。
只有傻瓜才會相信把核武原料拿去發電後得到更少的核武原料,會叫做軍產複合體。
就連前蘇聯、俄羅斯、伊朗、北韓以及現有核武俱樂部成員,沒有任何一個核武是由民用反應爐的用過核燃料製造出來的。即便車諾比用的反應爐RBMK,號稱可以用來生產鈽,但是至今也沒有任何一個RBMK反應爐被用來生產核彈。所有的鈽燃料,都是由專用的反應爐生產製造出來。
甚至,冷戰時期生產製造了那麼多的核彈頭,又不能像舊炮彈、舊子彈拿來拆毀燒掉裡頭的炸藥,限武條約簽了核彈頭還是在那,於是聰明的美國科學家想了個辦法,叫核武換核電,把前蘇聯的核彈頭買回拆解,把鈽239拿來做成MOX核燃料,現在美國的核電中,約有1/10是用舊核彈做的燃料發電。換算成電力,約信了美國電力供應的2%,這才叫把核武永久銷毀。這些都是事實,如果你要把它稱之為軍產複合體,隨你!

至於你問這些輻射標準如何產生,它都有解答,不會憑空出現。今晚,就有這麼一位醫療物理師,特別從日本回來要做新書發表會。如果他不轉行,他一生都將在醫院中和輻射為伍,而不是在核電廠或核能工業。他寫的這本科普小書「怕輻射,不如先補腦」,專門介紹這輻射的知識。若你有興趣,可以一起去參加。
時間:3/26 7:00PM
地點:金石堂城中店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19號, Jhongjheng District 100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66663630693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