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樂生保留自救會成員與青年樂生聯盟,進入新莊捷運機廠工地,在怪手上貼上海報,抗議捷運局再度顢頇施作不符院民權益與文化資產價值的樂生重建方案。但他們的行動,只換來捷運局淡淡一句「找錯人」。透過直播,聽見捷運局的說法,啞然失笑。
 
樂生保留抗爭運動至今,與樂生有關的行政部門,似乎將「找錯人」的說法當成天蠶寶甲——當要指定古蹟,文化部與新北市文化局互推;當要討論工法變更,捷運局總在抗爭者面前聲稱自己只是「施工單位」,卻又在政治決策之際以「技術專業」阻擋各種雙贏方案;面對抗爭者訴求應於拆遷前提出重建方案,衛福部與文化部卻說得看捷運局技術是否可行。在各方推諉下,樂生保留七零八落,捷運局取得強拆空間、多次以鎮壓方式迫遷樂生院民,終於引發社會高度抨擊,幾經折衝,樂生獲得轉圜餘地,並非易事。

2007年,公共工程委員會依據前行政院長蘇貞昌指示,要在「樂生保留最多、捷運通車不延期」作出保留方案。樂生保留自救會曾質疑,工程會做出的530方案忽略機廠地質有地下水危機,會危及保存方案與施工安全;但捷運局在政治壓力下,未檢討地下水透水係數下就粗暴施工,導致走山危機,原本保留的部分房舍,亦重複在工程施作中遭到毀損。當時,樂生保留自救會曾要求行政部門必須提出實質重建規劃,但新北市政府、台北市政府與文化部與樂生療養院方,卻無一單位出面承擔,僅只宣稱,一切要等機廠工程施作完成再行擬定。

行政部門多年來應對公共爭議的狡猾態度,讓世界遺產價值的樂生院差點遭到全數拆除、歷經走山危機,捷運局也得面對施工經費暴增的窘境。在這過程,樂生院民逐一凋零,好不容易在2016年底確認捷運機廠地質危機漸趨穩定,只盼十多年的歹戲,技術官僚可以誠懇的態度,做到「樂生保留最多」的實質內容,讓荒謬落幕。誰也沒想到,對於「盡可能恢復樂生療養院原有面貌」這樣一個微小的請求,行政官僚卻只依舊一句:「找錯人」。

樂生保留自救會的訴求相當簡單:興建緩坡大平台以重建樂生大門口原貌。這項重建方案,由台大城鄉所退休教授劉可強提出,剛開始,捷運局再度以「技術不可行」來回絕,但2016年12月22日,國發會進行跨部會協調後,確認施工可行性相當高,並做出「朝執行大平台案方向」進行的重建決議。國發會並指示台北市捷運局、捷運公司及設計單位台灣世曦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會同劉可強教授及其團隊就前項共識,儘速完成細部規劃設計。然從去年底至今長達九個月的時間,捷運局非但沒有召開協調會議,甚至以「沒有收到會議結論」的理由,逕行施作「電梯陸橋」的重建方案,迄今已將基樁工程完成60%。



十多年來,為了讓「捷運樂生可雙贏」,樂生保留自救會不斷提出各種替代措施,以民間之人力物力,實是龐大負擔,咬牙吞忍這些折磨,只求行政單位一句「可行」。但從捷運局的強行施工,再度印證,政府根本無意進行大平台案的實質協商。

樂生保留自救會指出,捷運局宣稱它們曾當面詢問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曾旭正表示在政策沒有改變前,繼續舊有方案」。事實上,國發會國土處曾發訊給樂生保留自救會,指出去年會議共有兩項結論:第一,初步共識為捷運減五軌,入口坡道採緩坡、院民能接受之設計為原則;第二,請捷運局、捷運公司、設計單位與大平台案設計師劉可強就前項共識,儘速擬定設計規劃。

上述矛盾,若非捷運局欺上瞞下、想要頭過身就過,就是本來受民間敬重的曾旭正,換了位置,就換腦袋,刻意鬆懈對捷運局的監督,讓捷運局能上下其手。身為主責協調此案的中央官員,有必要對此提出解釋。同時,於北市長選舉時承諾要深入瞭解樂生保留爭議的北市長柯文哲,也有義務兌現其政治承諾,對捷運局進行監督,要求捷運局暫停施工。

暫停施工、進行檢視、實質協商,這些訴求,是因重建方案的選擇,將影響文資保存、人身安全與歧視污名的洗刷——電梯設計,在「正常人」眼中是方便之物,然院民陳再添直言:「我們的手不能按電梯,蓋一個電梯當入口,是故意羞辱我們嗎?」對因痲瘋病菌侵蝕而去指的院民而言,電梯的按鈕對他們來說並不方便,「延長開」或者來不急按樓層,都對院民產生心理上的恐慌。

此外,樂生院民多因痲瘋而遭截肢,出入仰賴代步車。以迴龍醫院新院區為例,當初設計時,政府亦宣稱此一大樓「如同天堂」、要院民移居入內。但實際測試,院民若乘代步車以電梯出入迴龍醫院新院區,每台電梯僅容兩部代步車,且兩部代步車會將空間完全佔滿,亦即動彈不得。萬一發生災禍,院民的逃難動線即受阻斷。

電梯陸橋方案,雖是串連院區內外,非直接影響院民在院區內的通行,但目前捷運機廠的地質穩定程度,仍需仰賴捷運局精準控制地下水位,而地下水位的變化與降雨、颱風等因素息息相關,這意味發生地質災變的機率並非「零」,向外的逃難路線確保,應慎重考量。相較於陸橋電梯案,劉可強的緩坡大平台可供代步車自由通行,且能使樂生院整體景觀恢復提高至七成以上,此一方案,甚至獲得北市前交通局長認證為「雙贏」。

所有抗爭,從不是為了找碴,連雙好好穿鞋的腳都沒有的樂生老人,在抗爭路上走了那麼那麼遠的時間,僅只是盼請行政部門切實理解:地方自治與行政分權,是為了讓技術專業有最大餘裕對公共議題負責。今年4月,民間社會再度集資買下報紙頭版廣告、重返凱道,並於「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獲得超過5400位公民連署成案,這是民間為達成樂生實質完整重建的呼聲,也是力挺樂生院民的決心——行政部門不要輕忽,樂生保留運動,曾走過兩次政黨輪替,在每一次政治節點上,完成階段性的推進。上述的民眾參與,顯示樂生爭議依然有人牢記,這股執念不會輕易退卻,直至樂生大平台重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