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獸之死——垃圾漩渦與人類世的滅絕




很長一段時間沒在臉書帳號發布跟工作有關的事。前年底工作目標做了切換,以寫書為主,但一直遇到被拒推進的困難,跌跌撞撞;於是去年年初又重新做了一次調整,改變節奏,恢復部分專題採訪。​

​今年農曆年間,有頭革龜擱淺,牠的慘狀怵目驚心,但一如去年寫的珊瑚白化,海龜與海廢都是環境的老議題,寫,或不寫,該怎麼寫、寫後要如何呈現?想了一陣,才決定企劃這個題目。​
不同於珊瑚,海龜向來是明星物種,加上近年媒體大量曝光海龜鼻孔插入吸管的恐怖照片,更讓海龜受到重視。但鎂光燈下的效應與現實一直有落差,這個落差,在這次革龜死亡的議題上具體顯現。我們淨灘,但成效似乎很低、我們推動漁網實名制,然海龜依舊被漁網纏繞致死。大海無垠,海廢究竟多龐大?而大海寬闊,海龜難道無法閃避?是否就是因為這麼無望,使得這次第一時間去救援革龜的貓哥林群經常惡夢?​
抱著這樣的念頭,開始研究並確認海龜為何有此遭遇。由於台灣研究相對少,幾乎所有寫作基礎都來自閱讀原文科學報告。在研究過程中,找到了幾份有趣的數據,這使我想像數據被具象化作為表達的可能性;之後,選定三位人物作為討論海廢議題的串接角色,分別是救援海龜的貓哥林群、發起「海龜點點名」的海龜癡漢蘇淮,以及長年關注海廢的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老師。​
文本資料確定下來後,其實已可出刊,但新聞議題在近年傳播過於快速下,已經不是一天即死,而是數小時即衰亡。因此,我們將專題壓在六月十六日世界海龜日前出刊,且在形式上,不同於過往處理海龜與海廢議題(包括國外)僅以圖表或受傷、死亡海龜的照片作為傳播的方式,捨棄不用傷亡、乃至解剖的血腥照片。​
會做這個決定,是因看過紀錄片導演藤原敏史拍攝的福島紀錄片的體悟。他在《無人地帶》裡說:「災難景象總是很難消化。面對災難我們想找出線索來理解、來解釋、來衡量傷害的大小。也許為了掩飾我們對災難的著迷,災難變成一種刺激。就像服用毒品。今日也許我們就是上癮了,對所有災難景象。」
​
因此,我們另外投入資源,請慢工出版社的編輯黃珮珊 Pei-Shan Huang協助,邀請漫畫家 曾耀慶將部分較具故事性的文本改編為漫畫。

不同媒介的使用,其一當然是為了吸引不同群體的讀者。但不同媒材就算敘述同一件事,也有因其本質而有難以取代的特性。漫畫的色調、線條、風格、每個框格要表達的主軸,某程度可說是集結了電影的分鏡與原報導文本的敘事重點。拿到耀慶的第一張原稿,是他試圖表現革龜作為一古生物的首圖,我看著那張畫作很久,彷彿真的墜入悠遠的時空。​
透過畫作,讀者能想像海龜於深海裡的遭遇,這是單張擱淺照片所無法呈現的脈絡,亦是文字本身所難以企及之處。

脈絡帶來想像。有所想像才會心痛(而非恐懼),進而願意理解。這樣的編輯敘事,搭配動畫,使科學數據能夠被更好地接受與消化。​
這個專題,引用了Nasa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Studio與史丹佛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Barbara Block所獨家提供的科學數據資料,分別是海洋垃圾如何匯聚,以及難能可貴的革龜迴游路徑,這兩個地圖的套疊,說明了為什麼海龜難以躲開海廢,而使牠們從古老的幻獸,成為人類世中即將消失的物種。

除了感謝Nasa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Studio與Barbara Block外,也要特別感謝受訪者蘇淮另外提供的照片與影片,台灣大概除了他,少有人有革龜的影像,期待他的革龜紀錄片順利拍攝。謝謝顏寧在相關專業上的資訊確認與支援;謝謝王建平老師的受訪;尤其朋友動畫師語桐,在我們遇到技術困難時熬夜未眠緊急提供協助,才能讓專題順利完成、謝謝珮珊,沒有妳的專業,我不敢大膽起用漫畫形式,也因為有妳,漫畫的品質沒有話說;原先要合作的漫畫家還有葉長青,可惜因種種因素未能合作,但仍謝謝長青,他草稿裡畫的蘇淮,一直深印在我腦中。最後謝謝包容我的技術組同事與公司,和我合作總是辛苦,謝謝你們願意漫長等待。​
最後,再請讀者閱讀、回饋,分享。願革龜,能繼續穿越時間——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