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有一座高山,
可以直接從平地拔起兩千公尺,綿延無止
少有一片海洋,
可以如此湛藍而深沈,流著暖烘烘的黑潮血液
他們用了兩千萬年,終於在花蓮相遇

蘇花高,卻將以隧道直接刺穿中央山脈40公里
17個環境敏感區、11座斷層、
土石流潛勢區、湧水區、地質破碎帶
蘇花高,將會沿著最美的七星潭海岸,
築起綿延的水泥巨龍

別讓我們,阻擋了這場山與海的戀愛
因為天成,更值得疼惜
No freeway for freedom



這是蘇花糕餅舖昨天在全亞洲最大的電視牆上播出的短片文案,關於這個行動的來龍去脈,在上一篇文章已經說明過了。不過,似乎還是很多人沒看到,因此引起阿潑在Twitter上的小爆炸XD,導致忽然跑出一堆人說「不好意思」、「對不起」。其實真的不必。


雖然有時候看到自己寫的東西被主流媒體追,但後來讀者普遍有印象的還是主流媒體的報導時會小囧一下。但畢竟同樣身為小眾媒體,為什麼苦勞網可以被當成要找這 些和立報關注同樣議題的人的第一選擇,其實是我處的報社應該嚴肅思考的問題。不過現在不想多談這個,比較想分享昨天看的情況。


到達小巨蛋時大概六點半,距活動開始還有半小時。打給台大保育社的學妹傳佳,她說大家聚集在星巴克。從環亞這頭過馬路到星巴克,著實找了一下子。不是難找, 而是距離從馬路這端能看到電視牆一直到記者會的場地太遙遠。問佳達為什麼要在星巴克?他不好意思地說,因為其它「空地」都要昂貴的租金,星巴克只要點咖啡 就可以了。


簽了名,觀察忙碌的學生們。在描POP字的傳佳說跟我說,佳達一家人都來幫忙,邊說邊跑去拿披薩的她,我就順手接著描了起來。一位女生拿了張紙問我會不會摺盒子?說要給記者放名片用。我說會啊然後摺了起來。摺完後她看了我一眼說:「咦,啊!就是要給妳放的!」相視大笑。


看到人潮距記者會現場約有一百公尺(應該有吧?)以上的距離,對於保育社學生要怎樣聚集人潮實在很不樂觀。後來結果和我想的一樣,除了到場媒體跟荒野還有一些原先就知道這訊息的人之外,幾乎沒有一般路人,畢竟限制太多。


小巨蛋的電視牆約有一座籃球場那麼大,很醒目,但有著許多格子,畫面容易被切割得不清楚。要完全看到,得退到環亞,或是站在公車站分隔島。昨天和阿潑還有豆 腐魚站在分隔島上看的狀況相當差,因為公車總會擋住視線,馬修連恩的音樂更是完全聽不到。更重要的是,除非每天都有一群人在蘇花高短片出現時拿著手機、相 機做拍攝狀,否則有太多一般人,早已失去兒時那種隨時觀察周邊事物的本能。


和阿潑邊說著這樣實在很可惜,邊向佳達探聽這樣效果不好究竟花費多少錢?結果得來一個相當令我震驚且嘴角上揚但不便透露的數字,讓人不禁讚嘆佳達規劃事務的 邏輯能力。是的他知道有很多限制,但就從投資報酬率來看,這個電視牆的資源實在不用白不用;而且我揣想,佳達其實最終希望人潮是回到網路上去點蘇花糕餅舖 的訊息,一來訊息完整,二來未來將發展其他議題的資料庫。


昨天阿潑和豆腐魚都說:「在小巨蛋這麼商業的地方播放環保議題,然後還有人在反巨蛋,多好的爆點!」不過很抱歉,媒體的新聞鼻跟閱聽眾真的不太一樣。但比起這個爆點,我認為最棒的還是在上一篇文章中談到的,佳達藉由社團的力量不斷進行教育的過程。


放假的我在那邊摺盒子描字,和在現場的人做的是同件事—找自己的位置。而這個位置,是我認為反蘇花高運動裡未來將愈來愈重要的一點。現場有佳達一家人(包括 爸爸、媽媽、哥哥還有哥哥的女朋友)、從台大保育社來了十幾個學生,看起來都有些青澀,有些或許才大一或大二,完全沒有記者會的經驗。


但她們自己做了看起來和外頭專業做的一模一樣的燈箱、自己在星巴克外拉起了放投影片的布幕、拿著小蜜蜂站在街頭向路人一位一位解說…在這樣實際行動的過程中,磨練那些社團裡缺乏經驗卻關心這件事的學弟妹。


而佳達做的又不僅是社團內的培力而已,在蘇花糕餅舖成立之初,即藉由和過去不同形式的工作坊,拉進各有專長的人,所以有了這部短片、有了說帖而說帖超受歡迎所以有了錢、所以可以在小巨蛋播放…


畢竟,蘇花高擋不擋得下來,不知道。不過看兩黨提出的各種浮誇爛政見,類似蘇花高的案子只會一直出現。對於清楚知道這個困境,並想辦法不要複製過去運動,尤其是環境運動失敗模式的佳達,非常非常佩服。


目前這部短片在Youtube、Peopo、環資的影音平台上都找得到。目前蘇花糕餅舖也正在和BeeTV洽談,未來可能會在公車或捷運的公益平台播放。因為昨天到場的媒體不多,只看到大愛、中央社和聯合報。(今天翻聯合報似乎沒看到這則新聞,不知道是我漏看還是怎麼;中央社舜哥倒是寫了算大的一篇。)


因此,就請大家多多轉貼、點閱、網摘這部影片吧。




延伸閱讀:
(客家電視台)山與海的戀愛 看見花東之美
(中央社)網站藉小巨蛋天幕宣傳 邀民眾認識蘇花高
(華視)山與海的戀愛 看見花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