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麼形容,國光石化,透過總統馬英九宣佈,不在彰化興建的心情?有人說,這個轉折,太戲劇性。通常,在歷盡艱辛而有了Happy ending,會讓人激動地喜極而泣。但國光石化這齣將近三年的戲碼,卻讓一路看著國光石化轉折的我,而且不止我,只有稍微地,獲得喘息,卻無法真正發自內心激動、喜悅。



(圖片來源:高雄市政府)


1950年代,台灣邁向工業化,選擇塑膠、紡織等產業發展;1960年代開始獎勵投資鼓勵私人企業;1970年代石油危機,由於加工區需要大量乙烯,促使台灣奠定石化產業政策。使得1968年位於高雄的一輕運轉以來,石化業一直是重大國家發展計畫。


六輕完工後,乙烯自給率已從1994年的38%大幅提高至2009年的逾90%;整體石化產品出口占55%,其中75%銷往中國,石化(上游)產業早已完成供應國內需求的階段性任務。


數十年來,環保意識逐漸抬頭,石化業的高污染特質,在地狹人稠的台灣製造抹滅不去的污染惡夢;台灣的石化發展,面臨轉彎的關鍵時刻。但投資者不放棄,堅持興建八輕國光石化,這一次,終於引發社會全面抵抗…

(圖片來源:鐘阿雄)




國光石化早從1990年代就喊出開發口號,當時的行政院長郝柏村,宣稱八輕是為取代2015年三輕、四輕和五輕遷廠所需。但石化業在高雄製造的土壤、地下水與空氣污染歷歷在目,使得八輕歷經17年,遭到桃園觀音、嘉義鰲鼓、高雄大林蒲以及屏東蘭州農場的民眾拒絕。


2005年,全球暖化議題日趨嚴重,行政院永續會決議八輕案應該進行政策環評,但直到八輕2007年在雲林提出開發計畫,政策環評還沒有出爐。


(圖片來源:中國時報

2007年,因六輕興建後、農漁業大受影響的養殖業者起身反抗;當時的環評委員多半出身環保團體,經專業評估八輕興建後對環境的衝擊,也抱持不同意開發的態度。行政院卻透過媒體表示,國光石化等高耗能開發案應該盡速通過環評,並譴責環評委員是「開發的絆腳石」。







第六屆環評委員沒有妥協、嚴格審查;卸任後接任的委員,根據國光石化開發將嚴重影響農漁業生產、居民健康、瀕危動物中華白海豚的生存、排放大量溫室氣體以及水源使用的不確定性,將國光石化案送入嚴格的二階環評審查。時值2008年,國光石化揚言出走,大城鄉長卻表示歡迎國光石化投資。


2008年10月,工業局終於開始討論延宕多時的石化政策環評,儘管學者與環保團體明確指出,在全球暖化、缺水、地狹人稠、高度依賴能源進口的台灣,不適合繼續擴張石化產業,業者卻說:「石化業在台灣存在20多年,不該用新的標準掐死舊產業,政府應該多鼓勵,甚至不該限制產業使用能源量。」台綜院也為石化擴張埋下伏筆,宣稱即使三輕更新,台灣乙烯自給率依然不足。2009年,三輕更新案過關。國光石化也在行政院指示環保署建立「投降機制」、縮短環評時間,讓國光石化能儘快進入二階環評審查。






選定在大城開發的國光石化,位於濁水溪北岸,與南岸的六輕相對,空氣污染物將交互影響。初次專案小組審查時,大城是嚴重地層下陷區、填海造陸將影響中華白海豚與海岸變遷,加上石化業是高排碳、高耗水產業,環保團體和雲林民眾質疑,國光石化根本無能應對。


但是國光石化反駁,針對開發後每年排放的1200萬噸二氧化碳,將努力減量16萬噸;開發後不會加劇地層下陷、瀕危的中華白海豚則會採取監測;至於空污部分,「除臭氧跟懸浮微粒超標外,其他都還好」。雖然開發地點不同,但國光石化在大城與在雲林所面對、以及無法解決的問題都相同,儘管如此,國光石化依然在政策指示下,進入二階環評審查。



(圖片來源:鐘阿雄)


原本國光石化選定大城工業區進行開發,但填海造陸對生態影響甚劇,環團要求國光石化應該考慮北移、在彰濱工業區開發;不過國光石化以趕不上開發時程為由,不肯妥協,最後只做出「大城工業區北移一公里」的區位替代方案;因為直接衝擊彰化芳苑的漁民生計,捲動另一波抗爭動能。


同時間,經濟部水利署也啓動供水給國光石化使用的大度攔河堰開發計畫,水利署甚至表示:「只要有條件開發,什麼都可答應。」對開發後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直接表示:「雖我們對白海豚不了解,但應該沒有影響。」



(圖片來源:環資)

2009年,國際保育團體來台關注中華白海豚生存危機,中華白海豚的議題開始在媒體延燒;2010年1月,彰化環保聯盟發起搶救溼地聯署活動,希望營建署認可有國際級溼地價值的大城溼地,能透過國家溼地評選機制,獲得免於開發的護身符;營建署卻以「地方不支持」為理由,遲遲不肯公佈國家級溼地名單。



彰化環盟認為,溼地是重要自然資產,養活西部沿海養殖業,不滿只有財團能購地,和環境資訊協會共同發起「119救溼地」的信託活動,呼籲全民買下大城溼地、拯救白海豚;3個月內,超過3萬名民眾認股、甚至有學童上街呼籲救救白海豚。


也就是從這一刻起,註定了國光石化的命運,必須交由全民決定。(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