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顯示的是 2015的文章顯示全部
賦格未完

By Fugue Web 年末倒數一日,晨起,驅車往龍潭拍攝專題,見證霄裡溪污染案的階段性任務結束。是預料外的果實,用七年的時間。七年。有人隱居,有人在折磨與病中蛻變。而有人行禮如儀,交換和算計持續引誘。厲風冽冽,臨時搭建的塑膠雨棚就要坍塌,像一有不慎,並肩行走的人就路徑分離。 從不只是一時一地,一人一物。分明沒有第二片天空,但文明喧嘩,廣袤深厚的黑成替罪。背景一旦消逝,星星不會閃爍,姿態因此成為畸角,面世的盡是坑疤。劃界自守的氛圍下,所有話語都是傷害,缺乏人的承擔,書寫不成逼仄。半年內壓縮奔走,備感倦…

Read more »
香火

窗簾散放,日光很亮。這是睜開眼後才知道的。素日在家, 不透光的窗簾必須拉得緊密,暗黑裏反覆很久,才能把周身 所有聲響都隔絕,才能擁有一段彷彿醒不來的時光。這週得 南下演講,昨天天都亮了才稍微闔眼,高鐵突突,傍晚到了 美濃便躲進被裏昏死。若平常,不可能醒來,但七點瑋傑阿 婆喚吃飯,竟二話不吭地離開暖被。用過晚餐,洗澡,談些 事情後又睏去。也是夜半,但清晨阿婆喚「食飯哦」,僅一 聲,又悠悠轉醒。   幾年未見,阿婆的髮白了不少。二〇〇九年,莫拉克風災, 是第一次踏進這座美濃三合院。當時報社沒有出差經費,靠 著救災專車南下,厚著臉…

Read more »
愛你的怪物

是日早晨,電視播報巴黎遭受「恐怖行動」攻擊的快訊。彼時我正準備梳理思緒,寫下這篇序文。不多時,新聞續傳來邊境關閉,難民申根無望等消息。而臉書湧起換頭貼祈禱的活動。隨後,各種或奚落批評、或恐懼震驚的文字出爐,密佈的攻訐話語相互疊加,我倏地想起難以生受的畫面一幅:荒地裏蒙面的黑衣人旁有亮橘囚衣的人質,他是佛里(James Foley),也是後藤健二。儘管這篇序文完稿之時,法國宣布擴大收容敘利亞難民,但日後肯定還有更多記者的名字成為新聞頭條,當我們不曾正視他們為何去到那裏,他們的人頭會一次次落地。 這些已經殞落的…

Read more »
別讓她踩在你的腳上

空間隱含記憶,記憶即是召喚。 寶藏巖、破碎天際線、新店溪。市場背景那麼模糊,依然一眼知道就是梘尾。繭居時候往復的路,童騃輪迴不休的夢:不識惡漢狠狠追殺,打開廁所窄窗下躍,滾落鐵皮屋頂,滿是垃圾。翻身跳下,柏油路衝撞穿虎口,無盡又無盡的奔跑,直至潮濕腥臭的市場,閃進木門夾縫,恐怖才錯身而過。黑暗降臨,確認不被找到,卻也失去力氣推開木榫。尖叫無聲,醒來,重複,無法預期的頻率,直至北極熊吞噬的夢取代。 北極熊是延伸,好多年,好多年。明白恐怖之後還有恐怖,核心總是變化多端。睡是恐怖的床,夢會侵擾,無能為力、任憑…

Read more »
拖磨

攝影:何欣潔 咖啡店剛讀完陳雪的《摩天大樓》,打開pages,準備寫稿。忽瞥見J動態,發訊問——大埔朱炳坤昏厥,送醫不久後不治。桌前淚崩。 鎢絲燈太亮,來不及遮掩,正對店員,他表情詫異。側臉向一堵牆,慶幸開始留髮。我與朱炳坤不若其他徵收戶熟,不明白怎麼這麼失態。直至J寫下顫顫的「崩潰」二字,始意識死在變形,勾引J現今的最恐懼,明白失態來自所有的關係可能都不算關係,所有的輕薄卻又都是緊密繫帶。 結帳出咖啡店,走長長的路。腦海裏是立法院記者會,他捧著母親遺照控訴吳敦義的出爾反爾。但他撐過母親自死、強制拆屋、…

Read more »
《黏土 》延伸講座:當「農地農用」成為起手式

大家好,雖然十二月底還會在美濃的有間書店舉行座談,但該場講座是和好友瑋傑閒談( 並參加他的演場會! ),因此松園這場講座,應該算是《黏土》這本書嚴肅議題的最後一個場次。藉著這個機會,我想謝謝 衛城出版社 願意出版這本書,讓灣寶的居民跟我,不必思考怎麼出版以及通路的問題。這將近半年的時間,衛城甚至不計成本地舉辦漫長巡迴,這對一個小出版社來說,不是容易的事,但對像我這樣的作者,卻是十分重要的事,因為沒有這樣的支持,今天我們不會在這裡相遇。謝謝總編小瑞,這本書沒有她不可能完成,更不會完整。和她合作,使我有了踏實的成長。同時,也要…

Read more »
逆光的臺北

昨天到有河帶走蕭颯的新作。捷運上讀,晚飯時暫時擱下。天轉涼落雨,天譴至,洗澡後昏迷,一點醒來,仍有倦意,卻取了書讀。上本這樣想一次讀完的小說是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讀完後,沒有疲憊感,像平時在城裡走路,腦袋清醒。 蕭颯寫的人物性格不算新穎,或有詩人楊佳嫻讀時所指出的,不脫早前人物的典型:貧窮、住在狹小國宅,自卑,受困於原生家庭的狀態。人物的形貌有自我經驗的移植,但那不妨礙我的閱讀。一生就寫一個地方,一種痛楚,如果折磨得夠深,如果凝望得夠久,那些狀態,就會分屬眾人。蕭颯筆下每個人物,恰恰是這快速發展的盆地城鎮緊緊濃縮製造…

Read more »
別讓公關凌越價值

其實對第三勢力還真沒什麼特別要求。就,自己說出的話要自己做到不要跳票。對於要捍衛的價值,應對現在制度缺陷有一定想法。那我可以考慮投下一票送人進國會。關於那之後的可能背叛,會有心理準備,唯一要求是別讓我在選前覺得錯亂。 三一八之後,台灣政治看似有了新破口,但這新破口的衝擊力實際上來自對中國的恐懼,而非對島內事務的深切反省,去年縣市長選舉更加強此一態勢,這是當初綠黨考慮要和時代力量與社會民主黨合併時我不以為然的原因。時代力量對我來說等同民進黨側翼。而就算不去細述2000年至2008年間民進黨的大爛帳,光就去年選舉民…

Read more »
島嶼的內在痙攣

昨天獨立評論撤下 黃丞儀老師的文章 ,引發軒然大波,後續更促使原先在這平台寫作的專欄作者罷寫且要求撤稿。 開第一炮的是我敬重的寫作者張娟芬 ,第一時間在信件看到她的信,立刻想按全體回覆並跟進因為太帥氣。但多想一秒,決定按捺。問自己:寫下的字那麼沒價值嗎?寫下的字要對話的不是讀者嗎?寫下的所有文字如果在那平台全部消失,而撤下者本身並沒有其他平台供那些文字繼續存在如部落格,我們過去所寫下的文字要怎麼有用。 昨天臉書小圈圈這麼寫: ❝移除所有文章的抗議行動,或有情緒發洩,或有施壓希望翻轉媒體的自我審查。但這…

Read more »
《黏土 》延伸講座:所在

馬來西亞金馬倫高原開發一景 大家好,很高興今天可以來到馬來西亞和大家見面。這一場講座的題目,是「所在」。講題來自於永立和其他主辦單位在協調聯絡時提到,很好奇灣寶的抗爭經驗裡,是否曾有抗爭組織內部的衝突與分裂?畢竟,在長期的抗爭過程裡,因為對經濟利益、土地價值跟文化保存的關懷不同,勢必產生分裂與衝突,但過往馬來西亞似乎比較少去討論如何處理矛盾,希望可以透過這場講座,看能否讓在地居民主動成為行動者,以及擬定內部矛盾與衝突的對話可能跟機制。 這個問題,相信是所有社會運動都會面臨到的困境,但灣寶在抵抗土地徵收的過程…

Read more »
《黏土 》延伸講座:做活

很高興今天可以來到馬來西亞和大家見面。老實說,受邀來此座談,有點惶恐。一方面是沒想像過《黏土》這本書可以跨地域——因為這幾年香港也有土地徵收案件,前兩年因此到香港去採訪跟觀察。出版前,曾把書稿給香港的獨立記者陳曉蕾看過,邀她寫序。因為香港爆發的雨傘革命,除與中國的矛盾關係外,也與新界東北的農地開發有關,作為曾到訪當地的記者,希望這本書可以串連兩地。但她看完後認為,《黏土》雖然像透過香港菜園村的抗爭寫香港農業史,但中間真的太多台灣史,對香港讀者來說,仍然有些距離。 另一方面,是我對馬來西亞的了解非常粗淺,…

Read more »
あん

圖片:地球圖輯隊 樹木希林飾演的德江奶奶的聲音,從收音機斷斷續續地放送出來。河瀨直美安排那樣一段獨白,對我這樣的觀影者來說,是多餘了。早在青春亮眼的女孩,在不美味的銅鑼燒裡發現一枚櫻花花瓣,眼淚就不可遏止地落下。如果不曾認識痲瘋患者,必然不覺那枚花瓣很美。因為熟悉,腳本軸線如預期行進;也因為熟悉,訝嘆河瀨直美埋伏的各種象徵,無聲卻壯麗地織成宇宙星圖。 河瀨直美把珍貴藏在轉瞬而過的細節。片名出現,小小的「An」打上,開宗明義,無有之人得以自重的核心。故事隨後開始,有傷之人一一現身,但河瀨直美不問來處,只呈…

Read more »
《黏土 》延伸講座:天問

老實說,已經記不太清楚這是第幾場講座了,雖然講座多到記不得,但每一場講座我都會很緊張,而且今天這場特別讓我抖。主要原因,就是要談自己的書,而且不是談書中事件,是談「如何說百年黏土的故事(倒)」。如果大家有看我部落格,或看衛城出版社的粉絲頁,應該會知道,這本書最後定稿已經是第十版了。儘管是第十版,我依然不滿意它現在呈現給各位的樣子。事實上,我不知道自己滿意的樣子應該長哪樣,所以,這是一個相當難談的題目。 這本書對我來說,意義十分複雜。 最初,構想要孕育這本書的並不是我,而是灣寶的抗爭者,也是因為如此,這本書出版後…

Read more »
我的妝鏡是一隻弓背的貓

興沖沖且緊張乘捷運返家,下載skype登入數年未用帳號。幾天前和M確定談話時間,和妹討論要問的問題。羅列出的,不外乎生活起居,瑣碎小事——「為什麼不吃主食罐?」、「可以剪毛洗牙嗎?」、「骨刺痛不痛?」、「為何不吃維骨力?」、「食慾怎麼變差了?」以及,「妳在這裡,快樂嗎?」 貓指定溝通師一張今日清晨拍的瞇眼炸毛照,以「這什麼笨問題」的語氣回覆:「我過很爽。」所有我關心的問題對貓來說都不是問題——不吃主食罐只因它臭,腳傷無所謂,十分討厭醫院的照明。乾糧就好,要喝水,但水碗放置方位她不喜歡,貓開口指定。一時之間,…

Read more »